[实用新型]一种铁碳微电解废水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10761.2 | 申请日: | 2020-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767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王秀椿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省绿洲海环保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6 | 分类号: | C02F9/06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博知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2 | 代理人: | 徐俊杰 |
地址: | 556000 贵州省黔东南苗***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铁碳微 电解 废水处理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铁碳微电解废水处理系统,包括装置主体的上端焊接有贯穿的进料口,所述进料口的下端焊接有进料桶,所述进料桶的内部套接有筛桶,所述进料桶的外侧焊接有第一处理桶,所述第一处理桶的一侧焊接有贯穿装置主体一侧的第一出料口,所述进料桶的下端通过焊接的连接架焊接有过滤桶,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位于过滤桶的一侧焊接有第二处理桶与第三处理桶,所述第二处理桶的内部底端焊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上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曝气头;本实用通过设置的第一处理桶与过滤桶及其相匹配的辅助结构,能够在进行使用时对污水进行预先的过滤,避免在后续的处理过程中对处理的系统造成影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领域,具体为一种铁碳微电解废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铁碳微电解就是利用金属腐蚀原理法,形成原电池对废水进行处理的良好工艺,又称内电解法、铁屑过滤法等。微电解技术是目前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一种理想工艺,又称内电解法。它是在不通电的情况下,利用填充在废水中的微电解材料自身产生1.2V电位差对废水进行电解处理,以达到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目的。而传统的铁碳微电解废水处理系统存在一定的问题:
现有的铁碳微电解废水处理系统在进行使用时,结构较为分散,使用时需要对处理的污水进行多次转移,整体的操作较为麻烦,降低了整体的工作效率,此外现有的铁碳微电解废水处理系统在进行使用时,无法提供更好的虑杂效果,在进行使用时,需要进行额外的污水过滤后才能对剩余的废水进行处理,降低了整体的效率,并且包含杂质的废水在进行使用时,容易对处理的过程造成影响,存在一定的使用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铁碳微电解废水处理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铁碳微电解废水处理系统,包括装置主体的上端焊接有贯穿的进料口,所述进料口的下端焊接有进料桶,所述进料桶的内部套接有筛桶,所述进料桶的外侧焊接有第一处理桶,所述第一处理桶的一侧焊接有贯穿装置主体一侧的第一出料口,所述进料桶的下端通过焊接的连接架焊接有过滤桶,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位于过滤桶的一侧焊接有第二处理桶与第三处理桶,所述第二处理桶的内部底端焊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上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曝气头,所述第二处理桶的内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水位检测器,所述第三处理桶的一侧焊接有贯穿装置主体一侧的第二出料口。
优选的,所述第二处理桶的上端焊接有贯穿装置主体的第一通料管,所述第三处理桶的上端焊接有贯穿装置主体的第二通料管。
优选的,所述过滤桶与第二处理桶之间通过焊接的第一送料管连接,所述第二处理桶与第三处理桶之间通过焊接的第二送料管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处理桶的底部为金属筛网,所述过滤桶的内部焊接有多个不同规格的过滤网,所述装置主体的下端焊接有支脚。
优选的,所述筛桶的上端焊接有卡环,所述进料桶的上端开设有与筛桶的卡环相匹配的槽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设置的第一处理桶与过滤桶及其相匹配的辅助结构,能够在进行使用时对污水进行预先的过滤,避免在后续的处理过程中对处理的系统造成影响,具备一定的实用效果,此外通过将整体整合为一个系统化的结构,能够在进行工作时,提供更高的效率,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具备一定的有益效果,较之传统的结构更加优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处理桶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省绿洲海环保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贵州省绿洲海环保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1076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尾矿库高效集中式排渗装置
- 下一篇:一种计量器具周转箱全自动喷淋烘干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