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变电站接地系统的组合式防雷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11507.4 | 申请日: | 2020-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789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胡习部;张天保;顾磊;舒美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鹏创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66 | 分类号: | H01R4/66;H01R4/64;H01T19/04;H02B5/01;H02B1/20;H02B1/00;H02G13/00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贺翔 |
地址: | 210008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变电站 接地系统 组合式 防雷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变电站接地系统防雷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变电站接地系统的组合式防雷结构,包括环形接地母线、接地母线、若干个非金属接地模块、极芯、极芯接地母线、第一导线、第一避雷针、第一辅助接地母线、第二避雷针、第二辅助接地母线、辅助极芯接地母线、若干个辅助非金属接地模、第三辅助接地母线和第三避雷针,其中,第二导线与极芯接地母线的连接部位于辅助极芯接地母线与极芯接地母线连接部的两侧。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解决现有防雷结构成本高、寿命短、稳定性差、难施工、难监测、难控制等多种问题,整体构成组装后形成环形结构,实现高寿命、稳定性强、便于施工等的使用要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变电站接地系统防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变电站接地系统的组合式防雷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城乡房地产开发力度也逐步加大,电力建设规模也得到了迅速提升。
而变电站作为其中重要一环,支撑着整个电网的架构和布局。防雷接地是变电站建设的重要一环,而作为雷电防护的核心,接地一直是防雷工程中的重中之重。人工接地体在土壤中的埋设深度不应小于0.5m,宜敷设在冻土层以下;水平接地体应挖沟埋设;钢质垂直接地体宜直接打入地沟内,其间距不宜小于其长度的2倍并均匀布置;铜质和石墨材料接地体宜挖坑埋设,这都是目前国内接地工程的基本作法。
近年来,接地材料又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包括铜包钢材料和非金属接地材料等,特别是那些需要改造的老旧变电站接地系统多位于高土壤电阻率地区,传统的防雷结构由于成本高、寿命短、稳定性差、难施工、难监测、难控制等问题,往往在改造后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变电站接地系统的组合式防雷结构,解决现有防雷结构成本高、寿命短、稳定性差、难施工、难监测、难控制等多种问题,整体构成组装后形成环形结构,实现高寿命、稳定性强、便于施工等的使用要求。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变电站接地系统的组合式防雷结构,包括设置在配电装置室、主控制室外层的环形接地母线、接地母线,及设置在户外高压配电箱外层且相配合使用的若干个非金属接地模块、极芯、极芯接地母线,及通过第一导线两端分别与极芯接地母线、环形接地母线连接的第一避雷针,及两端分别与极芯接地母线一端、环形接地母线连接的第一辅助接地母线,及与极芯接地母线一端端部连接的第二避雷针,及两端分别与极芯接地母线另一端、环形接地母线连接的第二辅助接地母线,及两端分别与极芯接地母线中段、第二避雷针连接的辅助极芯接地母线,及设置在辅助极芯接地母线上的若干个辅助非金属接地模块,及两端分别与辅助极芯接地母线、环形接地母线连接的第三辅助接地母线,及通过第二导线两端分别与极芯接地母线中段连接的第三避雷针,其中,第二导线与极芯接地母线的连接部位于辅助极芯接地母线与极芯接地母线连接部的两侧。
本技术方案的,所述适用于变电站接地系统的组合式防雷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极芯上的螺母,及对称焊接设置在螺母外壁的一组圆柱形手提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适用于变电站接地系统的组合式防雷结构的有益效果在于:解决现有防雷结构成本高、寿命短、稳定性差、难施工、难监测、难控制等多种问题,整体构成组装后形成环形结构,实现高寿命、稳定性强、便于施工等的使用要求。
附图说明
图1、图2、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适用于变电站接地系统的组合式防雷结构的非金属接地模块、极芯、螺母、一组圆柱形手提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适用于变电站接地系统的组合式防雷结构的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鹏创电力设计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鹏创电力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1150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