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导线自锁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11880.X | 申请日: | 2020-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551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柯志钢;蔡怡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启和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59 | 分类号: | H01R13/59;H01R13/627;H01R13/04;H01R13/10;H01R24/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361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线 连接器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导线自锁连接器,包括衔接头和插接头,所述衔接头的两端分别开设有衔接槽和第一接线槽,所述衔接槽的内部设置有卡槽;所述插接头的一端开设有第二接线槽,另一端设置有插接筒,所述插接筒与所述衔接槽相互对应,所述插接筒的外侧设置有卡条,所述卡条与所述卡槽相互对应,所述第一接线槽、所述第二接线槽和所述插接筒内壁均设置有导电片。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螺纹帽将导线本体紧紧的固定在衔接头和插接头内部,并和导电片充分接触,利用卡条和卡槽的相互配合进行自锁,实现衔接头和插接头的连接固定,避免衔接头和插接头分离,使导线的衔接更加方便和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导线连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导线自锁连接器。
背景技术
全国每年的建筑电气火灾大多因电线接头老化引起。虽然现实非常严峻,但依然未能引起大多数人的关注,再加上国内建筑装饰行业长期关注营销而忽视工艺,造成电线连接工艺无法获得升级,普遍使用黑胶布、压线帽和接线端子,这些传统连接方法无法有效的确保导体接触力,无法隔绝空气,特别是潮湿空气的侵袭,造成线头氧化,电阻增大,发热增大,安全隐患骤增。
欧美国家使用导线连接器的历史可追溯到上世纪20年代,使用导线连接器不仅实现高可靠的电气连接,而且由于不借助特殊工具、可完全徒手操作,使安装过程十分快捷、高效,平均每个电气连接耗时仅10秒钟,为传统焊锡工艺的三百分之一。到上世纪40年代,导线连接器已全面替代“焊锡+胶带”工艺,广泛应用于建筑电气工程中。
传统导线连接器虽具有较多优点,但不具备自锁功能,长期使用,容易使导线脱落,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导线自锁连接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传统导线连接器虽具有较多优点,但不具备自锁功能,长期使用,容易使导线脱落,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导线自锁连接器,包括衔接头和插接头,所述衔接头的两端分别开设有衔接槽和第一接线槽,所述衔接槽的内部设置有卡槽;
所述插接头的一端开设有第二接线槽,另一端设置有插接筒,所述插接筒与所述衔接槽相互对应,所述插接筒的外侧设置有卡条,所述卡条与所述卡槽相互对应,所述第一接线槽、所述第二接线槽和所述插接筒内壁均设置有导电片。
优选的,所述卡槽的槽底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竖直贯穿所述衔接头。
优选的,所述第一接线槽和所述第二接线槽的端部外侧均设置有拧紧螺纹。
优选的,所述第一接线槽的外端和所述第二接线槽的外端均通过拧紧螺纹安装有螺纹帽。
优选的,所述卡槽的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而所述卡条一端与所述插接头一体成型,另一端向两侧翘起,且与所述卡槽相互匹配。
优选的,所述导电片为金属材质,其余零部件均为绝缘塑胶材质。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通过螺纹帽将导线本体紧紧的固定在衔接头和插接头内部,并和导电片充分接触,利用卡条和卡槽的相互配合进行自锁,实现衔接头和插接头的连接固定,避免衔接头和插接头分离,使导线的衔接更加方便和安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衔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启和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启和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1188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