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抹茶加工防氧化气流研磨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13123.6 | 申请日: | 2020-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691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钟宝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宁宇治园茶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23/02 | 分类号: | B02C23/02;B02C1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0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东盟***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工 氧化 气流 研磨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抹茶加工防氧化气流研磨机,包括机体和下料管,所述机体的上端设置有出料口,所述机体的底部设置有研磨管,所述研磨管的一端连接有进气管,所述下料管垂直设置于进气管的上方,所述下料管的下端连接有匀料筒,所述匀料筒的底部与进气管连接,所述下料管的内部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壁上固定有控制板,所述下料管的外部连接有暂存箱,且暂存箱位于控制板的侧下方,所述机体的下端固定有底座,所述下料管的顶端连接有下料漏斗。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机体、进气管、匀料筒、研磨管、暂存箱、下料管、控制板以及第一电机,解决了抹茶研磨设备的加工效果不佳,下料机构设计不合理以及其下料易堵塞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抹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抹茶加工防氧化气流研磨机。
背景技术
抹茶起源于中国隋唐,是将春天的茶叶的嫩叶,用蒸汽杀青后,做成饼茶保存,食用前放在火上再次烘焙干燥,用天然石磨碾磨成粉末的一种饮品,抹茶是以优质无公害茶鲜叶为原料,经特殊工艺精制而成的色、香、味俱佳的天然绿茶超微粉体。抹茶生产时需要将原料进行研磨成粉末,现阶段的设备使用时能够满足其基本的使用需求,然而在实际使用时仍然存在着一些方面的缺陷和不足。
经检索,专利公告号为CN108246465A公开了一种抹茶加工方法,利用磨砂机粗磨和石磨进行精磨加工抹茶粉,可以利用磨砂机精磨效率高、石磨研磨颗粒小相结合,避免单独使用石磨研磨效率低的特点。磨砂机粗磨和石磨进行精磨相结合成本低,操作简单。
现有技术中一种抹茶加工方法所具有的缺点不足:
1.该方法使用时容易氧化抹茶原料,降低抹茶的品质,使用效果不好;
2.该方法中没有设置下料的存料调节机构,不便于控制;
3.抹茶的研磨工艺中,原料的下料程序非常重要,直接影响着研磨的均匀性,该装置的下料速度不够均匀,同时该装置没有设置防堵塞机构,使用效果不好。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抹茶加工防氧化气流研磨机,解决了抹茶研磨设备的加工效果不佳,下料机构设计不合理以及其下料易堵塞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抹茶加工防氧化气流研磨机,包括机体和下料管,所述机体的上端设置有出料口,所述机体的底部设置有研磨管,所述研磨管的一端连接有进气管,所述下料管垂直设置于进气管的上方,所述下料管的下端连接有匀料筒,所述匀料筒的底部与进气管连接,所述下料管的内部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壁上固定有控制板,所述下料管的外部连接有暂存箱,且暂存箱位于控制板的侧下方。
优选的,所述机体的下端固定有底座。
优选的,所述下料管的顶端连接有下料漏斗,所述下料管的外部安装有第一电机,且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匀料筒的内部设置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外部固定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轴承座通过横杆固定在匀料筒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匀料筒的外壁上固定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通过链条与转动杆的输入端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转动杆的顶端固定有孔板,所述孔板的上表面依次设置有匀料杆。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抹茶加工防氧化气流研磨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宁宇治园茶业有限公司,未经南宁宇治园茶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1312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施工支洞有效的排水结构
- 下一篇:一种注塑机用多喷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