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预防针刺伤输液针头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16023.9 | 申请日: | 2020-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312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林孜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孜 |
主分类号: | A61M5/158 | 分类号: | A61M5/158 |
代理公司: | 北京泽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56 | 代理人: | 罗攀 |
地址: | 314000 浙江省嘉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防针 刺伤 输液 针头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预防针刺伤输液针头,包括依次连接的连接头、输液管以及具有针翼的针头,所述输液针头还包括中空的防刺套和阻挡块;所述防刺套具有单侧开口,与所述开口相对的一侧设置有供所述输液管通过的通过孔,所述防刺套套设在所述输液管上且所述开口朝向所述针头方向;所述阻挡块设置在所述针头与所述输液管的连接处;所述防刺套能够在输液过程中位于靠近所述连接头位置;输液完成拔针后,所述防刺套能够沿着所述输液管移动至越过所述阻挡块,并罩设在所述针头外避免所述针头裸露。能够避免针刺伤的发生,避免了对输液瓶或袋的污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防针刺伤输液针头。
背景技术
针刺伤在临床上屡见不鲜,有调查显示,医务人员中发生针刺伤的概率为70%以上,其中被污染针头刺伤占约60%,职业感染的潜在危险极高。这其中,输液环节发生的针刺伤占有很大的比例,而输液环节中的针刺伤往往发生在输液结束拔出针头后,据统计显示,安全装置可避免62%~88%的锐器损伤发生,因此使用一种预防输液针刺伤的输液针头,将大大减少医院工作人员针刺伤的发生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预防针刺伤输液针头,能够极大的规避首次处理输液针头和集中处理输液针头时针刺伤的发生;并且不再需要将输液针头拔下后插于输液瓶或输液袋上,避免了对输液瓶或袋的污染。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预防针刺伤输液针头,包括依次连接的连接头、输液管以及具有针翼的针头,所述输液针头还包括中空的防刺套和阻挡块;所述防刺套具有单侧开口,与所述开口相对的一侧设置有供所述输液管通过的通过孔,所述防刺套套设在所述输液管上且所述开口朝向所述针头方向;所述阻挡块设置在所述针头与所述输液管的连接处;
所述防刺套能够在输液过程中位于靠近所述连接头位置;输液完成拔针后,所述防刺套能够沿着所述输液管移动至越过所述阻挡块,并罩设在所述针头外避免所述针头裸露。
优选地,所述输液管为椭圆形皮管。
优选地,所述防刺套为矩形的单开口中空防护套。
优选地,所述通过孔为椭圆形孔。
优选地,所述防刺套的所述通过孔与所述输液管的间隙配合方式,使得所述防刺套能够沿着所述输液管移动至越过所述阻挡块但被所述针头的针翼阻挡。
优选地,所述阻挡块为梯形块或圆锥形块,所述阻挡块的大端朝向所述针头设置,使得所述阻挡块能够穿过所述防刺套的通过孔从而允许所述防刺套罩设在所述针头外,且使得所述防刺套的通过孔不能反向越过所述阻挡块。
优选地,所述防刺套通过设置在所述通过孔周侧的的连接柱与所述连接头连接固定,通过手动施加外力所述防刺套能够使所述连接柱与所述连接头断开连接,所述防刺套能够沿着所述输液管移动。
优选地,所述防刺套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条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预防针刺伤输液针头,本申请在常规的输液针头的基础上,在所述输液管上增设了所述防刺套,并在所述针头与所述输液管的连接处设置有所述阻挡块;所述防刺套为具有单侧开口的中空套,与所述开口相对的一侧设置有能够通过所述输液管的通过孔,所述防刺套的开口朝向所述针头方向套设在所述输液管上,医护人员可以通过手动移动所述防刺套,使得所述防刺套能够沿着所述输液管移动;输液的过程中,所述防刺套移动或固定在远离针头位置,以免影响输液治疗;输液完成医护人员拔出针头后,可以手动将所述防刺套沿着所述输液管向所述针头方向移动,直至越过所述阻挡块,所述防刺套将所述针头完全套住,极大的规避了首次处理输液针头和集中处理输液针头时针刺伤的发生;并且不再需要将输液针头拔下后插于输液瓶或输液袋上,避免了对输液瓶或袋的污染。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孜,未经林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1602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