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疏通功能的静压油缸节流器管路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16966.1 | 申请日: | 2020-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7979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何瑞;王琳;刘培成;邹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凯瑞汽车试验设备开发有限公司;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3/02 | 分类号: | F15B13/02;F15B15/14;F15B21/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天成卓越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40 | 代理人: | 谭小容 |
地址: | 401122***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疏通 功能 静压 节流 管路 组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疏通功能的静压油缸节流器管路组件,包括静压油缸活塞杆、节流器、过滤器和静压油垫,静压油缸活塞杆安装在静压油缸的油腔内,静压油垫安装在静压油缸的端盖上,且静压油垫与油腔之间由静压油缸活塞杆与静压油缸端盖之间的缝隙连通,所述节流器的前端管路上安装有两位三通换向阀,当节流器正常工作时,经过滤器过滤后的压力油流入节流器;当节流器发生堵塞时,两位三通换向阀换向,使节流器的供油端接入回油路,从而对堵塞的节流器进行反向冲洗使其疏通。设计新颖,构思巧妙,能轻松处理静压油缸节流器堵塞的问题,避免拆解设备以及拆解维修静压油缸,极大地减少维修时间和维修费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试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疏通功能的静压油缸节流器管路组件。
背景技术
高性能液压伺服作动缸多采用静压支撑,静压支撑油缸具备极低的启动压力以及运行摩擦力,控制精度、响应频率以及耐久性能,较普通液压作动缸有极大的优势。
图2所示为静压油缸上节流器的典型管路安装结构,包括静压油缸活塞杆1、节流器2、过滤器3和静压油垫4,静压油缸活塞杆1安装在静压油缸的油腔5内。压力油P经过滤器3过滤后流入节流器2,再进入静压油垫4形成均匀的压力容腔,容腔内压力油作用到静压油缸活塞杆1,抵消静压油缸活塞杆所受到的侧向力。静压油垫4安装在静压油缸的端盖上,静压油垫4与油腔5之间由静压油缸活塞杆1与静压油缸端盖之间的缝隙6连通。
静压支撑的关节元件为节流器,国内外用于静压作动缸的节流器按结构原理主要分为小孔节流和毛细节流。小孔节流器以及毛细节流管容纳污染物能力差,使用过程中容易堵塞,造成作动缸静压支撑失效、损坏。现有方案大多数只是在节流器的配油端加装过滤器,过滤器的容量一般较小,纳污能力有限,需要定期检修,当未及时处理或过滤器提前失效时,会导致节流器堵塞。在设备安装时,过滤器与节流器之间的管道不能存在任何污染物、缺陷以及毛刺等杂质,对装配过程的清洁度要求亦较高,否则节流器也可能堵塞。节流器一般通过静压油缸端盖法兰面安装,当静压油缸与其余设备通过法兰连接,需要拆卸检修节流器时,首先需要拆卸静压油缸与设备连接部分,会消耗较大的工作量且造成设备较长时间停机。静压油缸属精密元件,在使用现场拆装极易因污染而损坏,如果将静压油缸从设备拆下后整体运回厂家维修,往往需要较长时间以及花费昂贵的维修费用。因此,静压油缸上节流器易堵塞问题亟待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基于现有静压油缸上节流器的管路结构进行改进,实现节流器堵塞的快速疏通。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带疏通功能的静压油缸节流器管路组件,包括静压油缸活塞杆、节流器、过滤器和静压油垫,静压油缸活塞杆安装在静压油缸的油腔内,静压油垫安装在静压油缸的端盖上,且静压油垫与油腔之间由静压油缸活塞杆与静压油缸端盖之间的缝隙连通,所述节流器的前端管路上安装有两位三通换向阀,当节流器正常工作时,经过滤器过滤后的压力油流入节流器;当节流器发生堵塞时,两位三通换向阀换向,使节流器的供油端接入回油路,从而对堵塞的节流器进行反向冲洗使其疏通。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两位三通换向阀为电磁阀,当然也可以选用手动的两位三通换向阀。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过滤器选用能承受反向压力的过滤器,且过滤器安装在两位三通换向阀的后端。切换两位三通换向阀时,反向的液压油可对过滤器进行一定的冲洗,提高过滤器的使用寿命,延长检修周期。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只需要在现有管路结构上增加一个两位三通换向阀,通过将静压油缸控制到反向极限位置,使油缸油腔憋压到供油压力,进而提高静压油垫的压力,从而在节流器前后两端形成反向压差,冲开堵塞节流器的污染物,并将污染物带入到回油路中,从而轻松处理静压油缸节流器堵塞的问题,设计新颖,构思巧妙,避免拆解设备以及拆解维修静压油缸,极大地减少维修时间和维修费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凯瑞汽车试验设备开发有限公司;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凯瑞汽车试验设备开发有限公司;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1696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阶梯滑梯转换机
- 下一篇:一种便于单目观察的单目模拟瞄准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