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的可持续加热相变化材料手工成型简易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17387.9 | 申请日: | 2020-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713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发明(设计)人: | 廖启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赛伦(厦门)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0B9/28 | 分类号: | B30B9/28;B30B15/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26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 可持续 加热 相变 材料 手工 成型 简易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阐述了一种改进的可持续加热相变化材料手工成型简易装置,其特征是用内六角螺丝固定铝合金底板和铝合金刮板,通过金属垫圈的数量调节刮板和底板之间缝隙宽度,从而控制所成型片状材料的厚度。在成型铝合金板材中开孔,分别插入与直流稳压电源相连接的加热棒,和一端与数字温度表相连的温度探头,根据温度表显示的温度,在直流稳压电源中设置加热功率,加热棒通过热传导进一步对铝合金成型板材进行持续加热,使板材在使用过程中温度不会下降,保证了相变化材料在成型过程中始终保持高温熔融状态,有利于持续高效成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的可持续加热相变化材料手工成型简易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相变化片状材料成型过程而言,问题在于当相变化材料离开加热搅拌锅后,由于与空气和成型所需板材的直接接触,材料由高温熔融的膏状会迅速冷却凝固成固态,不利于最终成型所需具有一定厚度的片状材料。不可持续加热的成型装置每次使用前都需放进烘箱进行烘烤后再使用,即便如此,在成型过程中由于没有持续加热,随着时间推移,成型装置温度下降,相变化材料与之接触逐渐变冷凝固,无法持续高效率成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改进的可持续加热相变化材料手工成型简易装置,解决相变化材料在成型过程中,因与空气和成型所需板材的直接接触,材料从高温熔融的膏状迅速冷却凝固成固态,从而导致的无法成型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装置包括:铝合金刮板、金属垫圈、铝合金底板、加热棒、内六角螺丝、直流稳压电源、数字温度表、温度探头。其特征是通过内六角螺丝固定铝合金底板、铝合金刮板以及两者之间的金属垫圈,通过金属垫圈的数量调节刮板和底板之间缝隙宽度,从而控制所成型片状材料的厚度。在成型铝合金板材中开孔,插入加热棒,加热棒的另一端连接直流稳压电源,在靠近铝合金底板上表面处开孔,插入温度探头,温度探头的另一端连接着数字温度表。直流稳压电源设置加热棒的加热功率,加热棒通过热传导对铝合金成型板材进行加热,使成型板材在使用过程中温度保持恒定,保证了相变化材料在成型过程中始终保持高温熔融状态,有利于持续高效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保持成型板材的温度不会变化,使相变化材料维持膏状,可持续高效的成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1:1、铝合金刮板,2、金属垫圈,3、铝合金底板;
图2:4、加热棒,5、内六角螺丝,6、温度探头,7、直流稳压电源,8、数字温度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改进的可持续加热相变化材料手工成型简易装置,如图1所示,所述铝合金刮板1半固定于铝合金底板3之上,半固定方式是用内六角螺丝5从铝合金底板3下表面依次贯穿铝合金底板3,金属垫圈2和铝合金刮板1。铝合金刮板1和铝合金底板3之间的厚度由0.1mm厚的金属垫圈2控制,根据片材需要调节厚度,松开铝合金底板3下表面的内六角螺丝5,将铝合金刮板1从装置中分离,在铝合金刮板1和铝合金底板3之间放置所需要的金属垫圈2,再用内六角螺丝5依次将铝合金底板3、金属垫圈2、铝合金刮板1拧紧,便可在铝合金刮板1和铝合金底板3之间形成所需厚度的缝隙。
如图2所示,将四根加热棒4分别插入位于铝合金底板3和铝合金刮板1的加热棒预置开孔中,将温度探头6插入位于铝合金底板3的温度探头预置开孔中,在直流稳压电源7上设置加热功率,加热棒4通过热传导对铝合金底板3和铝合金刮板1进行加热。铝合金底板3的温度通过温度探头6传导回数字温度表8中,当温度达到相变化材料熔融温度,保持当前加热功率,加热棒4持续对铝合金板材加热,保证装置在后续成型过程中,温度维持不变,使高温熔融的膏状相变化材料与之接触时,保持熔融状态,不会遇冷凝固而无法成型。
该成型装置的右侧同样按照上述方式进行实施。
将熔融膏状预制品放置在两张PET离型膜之间,把PET离型膜穿过铝合金刮板1和铝合金底板3之间的缝隙匀速缓慢拉出,就可成型出所需厚度的相变化片状材料,将片材放置在干净平整的桌面后,片材迅速冷却凝固,撕开作为承载材料所用的PET离型膜,即可得到最终相变化片状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赛伦(厦门)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赛伦(厦门)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1738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饲料制粒压辊轮
- 下一篇:一种包装印刷机用自剪切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