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神经内科临床训练按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17812.4 | 申请日: | 2020-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795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发明(设计)人: | 邵玉环 | 申请(专利权)人: | 邵玉环 |
主分类号: | A61H1/02 | 分类号: | A61H1/02;A61F7/00;A61H3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允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803 | 代理人: | 罗斯青 |
地址: | 253015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神经内科 临床 训练 按摩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神经内科临床训练按摩装置,包括安装板、上肢训练器、下肢训练器安装架、下肢按摩器和下肢训练器,所述安装板底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短手动伸缩杆,所述短手动伸缩杆的底部通过连接块安装有上肢训练器,所述上肢训练器一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套环,所述下肢训练器安装架底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电动伸缩杆,所述固定杆的顶部通过伸缩弹簧与下肢训练器安装架连接,所述下肢训练器顶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下肢按摩器。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电机可实现将自动带动病人的肩膀以及上肢进行运动,使其本装置使用刚刚从长时间瘫痪当中恢复的病人,避免了此类病人的长时间瘫痪,而无法发力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神经内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神经内科临床训练按摩装置。
背景技术
神经内科是关于神经方面的二级学科,不属于内科概念,主要诊治脑血管疾病、偏头痛、脑部炎症性疾病、脊髓炎、癫痫、痴呆、代谢病和遗传病、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病、周围神经病及重症肌无力等,一般在机械外力造成颅脑创伤的病人神经损伤的病人,在病情稳定后的神经恢复过程中,需要进行神经组织的康复治疗,否则会造成患者肌肉废用性萎缩、关节挛缩僵硬,患者大多伴有肢体不灵敏或偏瘫等症状,适当的进行训练按摩可降低疾病带来的后遗症,保持肢体的正常机能。
现有的神经内科临床训练按摩装置存在的缺陷是:
一、现有的目前病人的康复训练装置较为简单,一般是在护理人员或亲属的协助下进行的,从而导致占用了较多的医护人力资源,不能满足临床的需要。
二、同时装置打大部分都主动训练装置,而这种装置无法对意识不清醒的病人进行训练,而在机械外力造成颅脑创伤的病人神经损伤的病人,依然需要通过人工的方式,对肢体进行训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神经内科临床训练按摩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神经内科临床训练按摩装置,包括安装板、上肢训练器、下肢训练器安装架、下肢按摩器和下肢训练器,所述安装板底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短手动伸缩杆,所述短手动伸缩杆的底部通过连接块安装有上肢训练器,所述上肢训练器一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套环,所述安装板底部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长手动伸缩杆,所述长手动伸缩杆的底部通过连接块固定安装有下肢训练器安装架,所述下肢训练器安装架底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通过连接杆安装有下肢训练器,所述下肢训练器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顶部通过伸缩弹簧与下肢训练器安装架连接,所述下肢训练器顶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下肢按摩器。
优选的,所述上肢训练器的内部安装有转轮,转轮的外侧缠绕有训练带,训练带的两端固定安装有手臂固定带。
优选的,所述套环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转轴与转轮连接。
优选的,所述下肢按摩器的内部设置有外侧保护壳,外侧保护壳的内部设置有发热丝,外侧保护壳的内表面覆盖有按摩触点。
优选的,所述伸缩弹簧与下肢训练器的连接处设置有轴承。
优选的,所述下肢训练器的顶部两侧固定安装有固定套,下肢训练器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块,固定块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脚踝固定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神经内科临床训练按摩装置通过设置有的上肢训练器可有效的对病人进行上肢,以及肩部进行锻炼,不仅能有效的防止病人的肌肉的萎缩,同时也可用于对病人的神经进行刺激,从而提高病人的康复速度,通过设置有的手动伸缩杆可有效的提高装置的使用范围,使其适应不同身高的人群,设置有的发热丝可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疲劳的功效,从而有效的提升肌肉的活力,使其肌肉康复的速度提高,对神经受损半瘫痪状态的患者尤为有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邵玉环,未经邵玉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1781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气体分析的转炉冶炼全过程终点碳动态控制系统
- 下一篇:犁状骨咬骨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