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变频节能物联网净水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18374.3 | 申请日: | 2020-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324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发明(设计)人: | 杨正涛;杨正红;李华;刘长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好甘净大健康产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2 | 分类号: | C02F9/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冠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55 | 代理人: | 孔丽霞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频 节能 联网 净水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变频节能物联网净水机,所述净水机包括前置过滤单元、反渗透过滤单元、控制单元、加压单元、纯水储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置过滤单元设有进水口、出水口,所述前置过滤单元进水口连接进水阀出水口,所述加压单元进水端连接前置过滤单元出水口,所述加压单元出水端连接反渗透过滤单元进水端,所述反冲阀设在前置过滤单元出水口与反渗透过滤单元浓水口之间的通道上,所述反渗透过滤单元纯水口连接纯水储水装置进出水口,所述纯水阀设在纯水储水装置进出水口与反渗透过滤单元进水端之间的通道上,排放阀一端连接在前置过滤单元进水口相对应的一端或与前置过滤单元进水端通道连通。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节省能源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净水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变频节能物联网净水机。
背景技术
在净水机中反渗透净水机是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在现有技术中,净水机一般采用多级过滤,主要包括前置过滤单元,反渗透过滤单元,所述反渗透过滤单元一般包括RO逆渗透膜过滤技术,经反渗透过滤单元过滤后从纯水口输出的已为纯净水,为了延长RO反渗透膜使用寿命采用纯水冲洗浸泡RO膜,造成了纯水的浪费,每天至少浪费500毫升到1升纯水,如何让冲洗RO膜的纯水更好的再利用显然现有技术有进一步改进的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频节能物联网净水机,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变频节能物联网净水机,包括前置过滤单元,反渗透过滤单元,所述前置过滤单元包括超滤膜或折叠微孔膜,所述反渗透过滤单元包括RO逆渗透膜或纳滤膜,所述前置过滤单元和反渗透过滤单元之间至少设置有加压单元,所述反渗透过滤单元的输出端包括纯水输出口和浓水输出口,所述浓水输出口连接冲洗阀构成浓水排放通道,所述纯水输出口连接有纯水储水装置,所述前置过滤单元为超滤膜与活性炭复合滤芯、超滤膜滤芯、PP滤芯、PP滤芯与活性炭复合滤芯、折叠滤芯、折叠滤芯与活性炭复合滤芯其中的一种。
作为优选,所述前置过滤单元设有进水口、出水口、冲洗口。
作为优选,活性炭吸附过滤单元设在前置过滤单元与反渗透过滤单元之间用来吸附自来水中氯气。
作为优选,所述排放阀连接在前置过滤单元冲洗口通道上或并联在前置过滤单元进水通道上,反冲前置过滤单元时打开此阀。
作为优选,所述反冲阀设在前置过滤单元出水口与反渗透过滤单元浓水排放口之间的通道上,当控制单元执行纯水护膜程序时打开此阀,实现纯水一水两冲的效果,即冲洗了反渗透膜又反冲洗超滤膜延长前置过滤单元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所述纯水阀设在反渗透过滤单元进水端与储水桶出水口之间的通道上,用纯水冲洗反渗透过滤单元和反冲前置过滤单元时控制单元打开此阀。
作为优选,所述1号单向阀、反冲阀设在前置过滤单元出水口与反渗透过滤单元浓水口之间的通道上,控制单元执行纯水冲洗反渗透过滤单元程序时反冲洗阀、纯水阀、排放阀同时打开实现一水两冲的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反冲阀可由带限流功能的组合阀代替,实现制水时一部分浓水回流循环在使用。
作为优选,前置过滤单元进水端通道上设有进水阀和低压开关,进水阀用来控制进水。
作为优选,还包括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包括若干控制输出端,所述控制输出端分别连接到加压单元、进水阀、排放阀、冲洗阀、反冲阀、纯水阀、LED杀菌模块。
作为优选,所述纯水阀出水端设有2号单向阀。
作为优选,所述控制单元按预设的程序开启纯水阀、反冲阀、排放阀排放纯水储水装置的存水保持新鲜,并将排放的纯水用来反冲前置过滤单元滤芯延长滤芯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好甘净大健康产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好甘净大健康产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1837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囊式箱板
- 下一篇:一种有效提升折弯精度的模具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