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蓄热式电暖器用入风口导流板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18761.7 | 申请日: | 2020-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814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付真荣;潘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苏立清洁能源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13/00 | 分类号: | F24D13/00;F24D15/02;F24D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 代理人: | 夏静洁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蓄热 电暖器 风口 导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蓄热式电暖器领域,具体是一种蓄热式电暖器用入风口导流板,包括冲压成型且横截面为波浪状的导流板,所述的导流板上设置有若干组朝内翻边用于提高入风效果的冲压成型孔,所述的冲压成型孔的外侧带有倒角,内部有冲压台阶,通过采取波浪状的导流板有效提高入风效果,增加空气流通量,配合外侧带有倒角、内部设有冲压台阶的冲压成型孔降低出风口温度,提升使用舒适度,降低蓄热电暖器残余热量,提高蓄热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蓄热式电暖器领域,具体是一种蓄热式电暖器用入风口导流板。
背景技术
蓄热式电暖器是一种利用峰谷电价差异,在夜间存续电量并在白天释放出来的设备。使用蓄热式电暖器可以有效降低用电供暖带来的电网负荷,降低供暖成本,是国家煤改电行业大力推行的一种供暖设备。一般蓄热式电暖器的关键性能参数为蓄热率。根据《JG/T236-2008电采暖散热器》标准,蓄热式电暖器应当达到75%蓄热率以上。影响蓄热效率的因素主要包括总功率、蓄热段漏热量和一个周期结束后内部残余热量。蓄热率的提高可以增加能源利用效率,提升电暖器使用舒适度。是蓄热电暖器发展的一个核心的提升方向。目前常见的提升方法为提高保温效果、优化出风口控制方式、优化风道。这些方式可以降低蓄热段漏热量,进而提高蓄热率。但是市面上较少有从进风口结构进行优化而提升蓄热效率的方法。因此以上优化方法均有一定限制。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蓄热式电暖器用入风口导流板。
一种蓄热式电暖器用入风口导流板,包括冲压成型且横截面为波浪状的导流板,所述的导流板上设置有若干组朝内翻边用于提高入风效果的冲压成型孔,所述的冲压成型孔的外侧带有倒角,内部有冲压台阶。
所述的波浪状的导流板的波浪夹角范围为130-160°。
导流板的波浪数量取决于蓄热电暖器加热管的数量。
所述的冲压成型孔正对内胆底部进风口。
所述的导流板的外部均设置有挡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采取波浪状的导流板有效提高入风效果,增加空气流通量,配合外侧带有倒角、内部设有冲压台阶的冲压成型孔降低出风口温度,提升使用舒适度,降低蓄热电暖器残余热量,提高蓄热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三;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的I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波浪夹角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图3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阐述。
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蓄热式电暖器用入风口导流板,包括冲压成型且横截面为波浪状的导流板4,所述的导流板4上设置有若干组朝内翻边用于提高入风效果的冲压成型孔1,所述的冲压成型孔1的外侧带有倒角3,内部有冲压台阶1a。
通过采取波浪状的导流板4有效提高入风效果,增加空气流通量,配合外侧带有倒角3、内部设有冲压台阶1a的冲压成型孔1降低出风口温度,提升使用舒适度,降低蓄热电暖器残余热量,提高蓄热率。
所述的导流板4尺寸可根据安装需要适当调整,导流板4的波浪数量取决于取决于蓄热电暖器加热管的数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苏立清洁能源装备有限公司,未经安徽苏立清洁能源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1876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拼接结构、注塑发泡件及制冷存储设备
- 下一篇:一种火力发电厂的碎煤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