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管道修复用牵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19230.X | 申请日: | 2020-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100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黄晓烽;郭维存;林伯儒;吕卫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思庚特新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5/1645 | 分类号: | F16L55/164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0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道 修复 牵引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管道修复用牵引装置,包括:前牵引装置,连接在内衬管前端,用于在牵引力的作用下拉动所述内衬管运动;以及后牵引装置,连接在内衬管后端,用于在同一牵引力的作用下推动所述内衬管运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前牵引装置的前拉和后牵引装置的后推相结合,更好的控制牵引拉力,以防内衬管破损,解决埋地管网非开挖修复技术中牵引装置牵引力不易过大的弊端,防止内衬管网较长时出现的无法穿插的弊端,同时有效保护内衬管和焊缝。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牵引装置,具体是一种管道修复用牵引装置。
背景技术
城市给排水管网、供热管网、燃气管网铺设时,为防止管网人为因素破坏、自然因素破坏、美观考虑,基本采取埋地铺设为主。为节约成本,埋地管网修复技术逐渐由地面开挖向非开挖技术领域过渡。
地下管网非开挖技术中涉及到一种穿插内衬法,所使用的内衬管一般为塑料、尼龙等材质。内衬管在穿插过程中,需使用牵引装置将内衬管从一端阀井室牵引至另一端阀井室。
现有技术采用卷扬机或牵引葫芦等作为动力,利用绳索、拉杆等装置夹紧内衬管前端,将内衬管从一端阀井室牵引至另一端阀井室。
在牵引过程中,随着管道的增长,阻力变大,牵引力变大,容易导致牵引力超过材料本身的拉伸强度或内衬管与内衬管对焊处的焊接强度,导致整个工程失败。而且在牵引过程中,由于原管道长期埋在地下可能会产生变形、以及锈蚀严重的问题,管壁对内衬管之间的间隙不规则,也无法预估,对内衬管的摩擦力会增大,牵引过程中容易导致内衬管破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道修复用牵引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管道修复用牵引装置,包括:
前牵引装置,连接在内衬管前端,用于在牵引力的作用下拉动所述内衬管运动;以及
后牵引装置,连接在内衬管后端,用于在同一牵引力的作用下推动所述内衬管运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前牵引装置包括牵引钩和牵引头固定夹板,所述牵引钩通过牵引头固定夹板和牵引头固定螺栓与所述内衬管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后牵引装置包括后牵引杆调整螺杆、调整螺母和后推板,所述后推板安装在所述内衬管端部开口处,所述后推板上固定安装有调整螺母,所述后牵引杆调整螺杆与所述调整螺母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前牵引装置和后牵引装置通过连接件连接,使得所述前牵引装置和后牵引装置处于所述内衬管的轴线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件包括若干牵引杆,若干个所述牵引杆首尾依次相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牵引杆与内衬管的内壁之间设有若干个弹性支撑,弹性支撑的两端分别与牵引杆和内衬管相接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前牵引装置的前拉和后牵引装置的后推相结合,更好的控制牵引拉力,以防内衬管破损,解决埋地管网非开挖修复技术中牵引装置牵引力不易过大的弊端,防止内衬管网较长时出现的无法穿插的弊端,同时有效保护内衬管和焊缝。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管道修复用牵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内衬管、2-牵引钩、3-牵引杆、4-后牵引杆、5-后推板、6-牵引头固定夹板、7-牵引头固定螺栓、8-后牵引杆调整螺杆、9-调整螺母、10-弹性支撑。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思庚特新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思庚特新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1923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烟叶去梗装置
- 下一篇:无油涡旋压缩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