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油冷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19481.8 | 申请日: | 2020-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832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发明(设计)人: | 王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朗高电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3/24 | 分类号: | H02K3/24;H02K9/19;H02K1/22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马明渡 |
地址: | 21515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冷电机,包括机壳、设置于所述机壳内部的定子铁芯、定子绕组以及转子铁芯、压板;所述定子绕组上开设有供冷却油流通的孔隙,该孔隙在定子绕组的内周面上形成孔口;所述转子铁芯的轴向上的两端处各相对固定的设有挡油面,该挡油面面朝定子绕组且围绕转子铁芯的周向设置;所述孔隙在定子绕组内周面上的孔口与所述挡油面相对,且从所述电机的轴向截面上观察,所述挡油面是从转子铁芯倾斜朝定子绕组侧延伸;通过对电机转子铁芯轴线上的两端进行合理设计,以很小的代价实现冷却油同时对绕组内外侧进行降温,从而更好的控制电机发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领域,特别的,是一种汽车的油冷电机。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新能源汽车电机的发展,对电机的功率密度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也就是说对电机的转速和电流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提高新能源汽车电机的功率密度,我们就需要新能源汽车电机的转速越高越好,质量越轻越好,电流越大越好;然而转速越高铁耗越大,电流越大铜耗越高,电机的温升会越高;随着功率密度越来越高,电机存在温升过高导致磁钢退磁的风险;因此,随着新能源汽车电机的功率密度向着越来越高的目标发展,对于电机的热管理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水冷技术是目前主流的散热方式,但其无法直接冷却热源,绕组处的热量需经过槽内绝缘层、电机定子才能传递至外壳被水带走,传递路径长,散热效率低,且各部件之间的配合公差更是影响了传递路径的热阻大小;因此,散热效率更高的油冷技术成为研究热点;油冷相比水冷的优势在于,绝缘性能良好,油的沸点和凝点比水要高,使冷却液在低温下不易结冰,高温下不易沸腾;油冷分为直接油冷、间接油冷方式两种,而直接油冷又包括浸油式和喷油式两类,其中喷油式的冷却方式是将油通过油泵等装置喷到定子端部或其他发热处进行冷却,虽然其设计理念均是通过喷淋+甩油冷却,但实际的结构设计多样,电机内部细微的结构变化将在散热效果上产生明显的差异,同时对电机的转速、工作效率带来较大影响。
目前电机生产商常用的办法要么是设计复杂的转子油路,再配合转子离心力喷淋绕组内部,要么是布置油管对绕组外侧进行冷却;这些做法均需要对电机内部进行复杂的结构设计,同时需要较高的设计精度,这些做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电机的散热效果,但是在电机效率及结构设计上付出较大代价。
以通用公司的美国专利(专利号:US8169110、专利名称:用于汽车动力总成的油冷却电机发电机)为例,该技术方案通过对油冷电机的内部进行复杂的设计(诸如c通道、平衡端板弧形槽)来形成多组油路,使得冷却油流入绕组端部并接触绕组内表面;但c通道会使得冷却油大量积存,增加电机运转负担,影响电机效率;设置在转子铁芯上的平衡端板虽然能够把油送入下侧,但也存在冷却油、阻碍油液流动的问题;综合来看,这种设计方案结构复杂,对电机的运转效率产生较大负担。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油冷电机,通过对电机转子铁芯轴线上的两端进行合理设计,以很小的代价实现冷却油同时对绕组内外侧进行降温,从而更好的控制电机发热。
一种油冷电机,包括机壳、设置于所述机壳内部的定子铁芯、定子绕组以及转子铁芯、压板;所述定子绕组上开设有供冷却油流通的孔隙,该孔隙在定子绕组的内周面上形成孔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铁芯的轴向上的两端处各相对固定设有挡油面,该挡油面面朝定子绕组且围绕转子铁芯的周向设置;所述孔隙在定子绕组内周面上的孔口与所述挡油面相对,且从所述电机的轴向截面上观察,所述挡油面是从转子铁芯倾斜朝定子绕组侧延伸;以此,工作状态下所述孔隙在定子绕组内周面上的孔口流入的冷却油,能够经挡油面反射后冲刷定子绕组的内周面。
作为优选,所述挡油面的延伸面与定子绕组内周面的延伸面相交,以此实现挡油面的延伸面包络整个定子绕组的端部;以保证冷却油沿挡油板向外飞出时能够接触绕组内侧表面的全部,从而提高降温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朗高电机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朗高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1948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注塑模具
- 下一篇:一种服装生产用拉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