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救生圈挂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20073.4 | 申请日: | 2020-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478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张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文教玻璃钢厂 |
主分类号: | B63C9/22 | 分类号: | B63C9/2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弘知远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38 | 代理人: | 陶涛 |
地址: | 214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救生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救生圈挂具,包括挂板,所述挂板上方设置有挂钩,所述挂钩下方设置有系绳环,所述系绳环上系有系绳。该救生圈挂具,结构简单,设计巧妙,通过挂钩挂住救生圈的一端,将救生圈初步挂住限位,然后通过系绳绕过救生圈的另一端,并使系绳回系到系绳环上,使得挂钩与系绳形成牵扯力,将救生圈固定在挂板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救生圈挂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救生圈挂具。
背景技术
救生圈是指水上救生设备的一种,通常由软木、泡沫塑料或其他比重较小的轻型材料制成,外面包上帆布、塑料等。供游泳练习使用的救生圈也可以用橡胶制成,内充空气,也叫作橡皮圈。
传统的救生圈在使用后,通常是放置在船上或通过单根绳系在船边,由于风力作用,产生会把救生圈吹到船只以外,或者悬挂在船边,摇摆晃动,会对救生圈造成损坏,导致漏气,影响其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救生圈挂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救生圈挂具,包括挂板,所述挂板上方设置有挂钩,所述挂钩下方设置有系绳环,所述系绳环上系有系绳。
优选的,所述挂钩与系绳环的距离大于救生圈的内径。
优选的,所述系绳为一种尼龙绳。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救生圈挂具,结构简单,设计巧妙,通过挂钩挂住救生圈的一端,将救生圈初步挂住限位,然后通过系绳绕过救生圈的另一端,并使系绳回系到系绳环上,使得挂钩与系绳形成牵扯力,将救生圈固定在挂板上,操作方便,减少救生圈在船只上的大幅度晃动,减少其漏气的风险,提高其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挂板;2、挂钩;3、系绳环;4、系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所示的一种救生圈挂具,包括挂板1,所述挂板1上方设置有挂钩2,所述挂钩2下方设置有系绳环3,所述系绳环3上系有系绳4。
具体地,所述挂钩2与系绳环3的距离大于救生圈的内径。
具体地,所述系绳4为一种尼龙绳。
工作原理:该救生圈挂具,通过挂钩2挂住救生圈的一端,将救生圈初步挂住限位,然后通过系绳4绕过救生圈的另一端,并使系绳回系到系绳环3上,使得挂钩2与系绳4形成牵扯力,将救生圈固定在挂板1上。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文教玻璃钢厂,未经无锡市文教玻璃钢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2007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救生艇方向盘加工用固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编织缠绕拉挤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