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PI复合膜的拉伸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21644.6 | 申请日: | 2020-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729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朱佳乐;张晓冬;顾水弟;茅亚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内物联网科技启东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55/02 | 分类号: | B29C55/02;B29C37/00;B29C3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徐家豪 |
地址: | 22623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pi 复合 拉伸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PI复合膜的拉伸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一侧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支柱,所述底座的顶部一侧的另一端设置有与第一支柱相配合的第二支柱,所述底座的顶部中间处安装有冷却箱。本实用新型通过转动转盘,从而将第一转轴带着一起旋转,之后再利用斜齿轮组的配合,带动螺杆,从而将与螺杆相配合的螺纹套在螺杆中上下往返运动,即可以调节升降轮与动力轮之间的距离,还可以通过根据螺纹套与螺杆之间的齿轮比,在利用转盘上的刻度盘,来精准的计算出转盘转一圈,升降轮上升多少高度,从而可以加工处不同厚度的PI复合膜,不需要更换设备的,大大的提高了对PI复合膜的加工速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PI复合膜加工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PI复合膜的拉伸装置。
背景技术
PI复合膜的加工需要经过很多步骤才能加工过成型,其中拉伸是非常重要的工序之一,但现有的拉伸装置在对物料进行拉伸时,不能灵活的且精准的调节PI复合膜的厚度,使得加工不同厚度的PI复合膜还需换设备才能完成,使得工作效率大大的降低;现有的拉伸装置在收集PI复合膜容易造成松动使得收集时发生缠绕,影响收集速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的拉伸装置在对物料进行拉伸时,不能灵活的且精准的调节PI复合膜的厚度,使得加工不同厚度的PI复合膜还需换设备才能完成,使得工作效率大大的降低;现有的拉伸装置在收集PI 复合膜容易造成松动使得收集时发生缠绕,影响收集速率的问题,提供一种 PI复合膜的拉伸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PI复合膜的拉伸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一侧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支柱,所述底座的顶部一侧的另一端设置有与第一支柱相配合的第二支柱,所述底座的顶部中间处安装有冷却箱,所述底座的顶部且靠近冷却箱一侧的两端安装有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压带轮,所述底座远离第一支柱的一端活动安装有伸缩杆,所述底座通过伸缩杆连接有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的底部设置有推动板,所述底座的底部靠近第二安装板的一侧安装有推动器,且推动器的输出端与推动板的一侧相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板的一侧安装有第二电机,且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延伸至第二安装板内部的收料轮,所述第一支柱与第二支柱之间活动连接有第二转轴与第三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与第三转轴的外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升降轮与动力轮,所述第二支柱的一端安装有第一电机,且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三转轴,所述第一支柱的顶部安装有动力箱,所述动力箱包括转盘、刻度盘、第一转轴与斜齿轮组,所述第一转轴活动连接在动力箱内,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且位于动力箱的外侧依次连接有刻度盘与转盘,所述第一支柱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螺杆,所述第二转轴的一侧设置有与螺杆相配合的螺纹套,所述第二转轴的另一侧与螺纹套的两侧接设置有滑块。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转盘远离动力箱的一端的边缘处设置有转手。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柱与第二支柱的内部皆设置有凹槽,且凹槽的内部设置有与滑块相配合的滑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转轴外侧的两端皆活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支柱与第二支柱两端的底部通过铰接座连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的顶部设置有导料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底座的底部均匀设置有多组支腿,且支腿的底部设置有防滑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内物联网科技启东有限公司,未经英内物联网科技启东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2164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机锁芯一体化结构的智能锁
- 下一篇:一种水泥生产用生料匀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