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局部封装液态金属的浸没式散热冷板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21746.8 | 申请日: | 2020-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316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李左晟;童涵;葛舟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微控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周琼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局部 封装 液态 金属 浸没 散热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局部封装液态金属的浸没式散热冷板,包括散热冷板和封装盖板,所述散热冷板的上表面设有散热凹槽,散热凹槽内填充有散热液态金属,所述封装盖板密封地封装在散热凹槽上,散热冷板的内腔内设有主流道,主流道在散热冷板的侧面开设有进液孔和出液孔,所述散热冷板的主流道内含有若干散热齿片。所述散热冷板包括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固定连接,且第一板体的上表面设置散热凹槽,第二板体表面设置有主流道,所述进液孔和出液孔设置在第二板体的侧面上,主流道内布有若干互相平行的散热齿片。本实用新型针对不规则热源散热,具有高效热传导性,热接触性和长期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散热冷板,尤其是一种针对非常规热源散热的局部封装液态金属的浸没式散热冷板。
背景技术
传统散热液冷板利用通入冷却液,快速带走与冷板接触传导的热量来达到冷却效果,在当今电子信息化发展环境下及光纤等非常规电子元件的快速应用发展情况下,现有的散热液冷板暴露出诸多的局限性:
1.适用于单一,大面积接触热源的散热。对于不规则结构、材质、接触面的热源(例如光纤)因接触或固定不良,无法进行良好散热。
2.常规散热使用的导热硅脂等材料,也会因使用中的流失或接触脱落、松动而降低散热效率。同时也带来接触热阻和固定的不可靠性。
3.常规热源贴装散热的办法,通常只有在于散热器接触的热源区域可以得到良好的散热,为直接接触的区域无法得到良好散热,从而使热源各部分产生较大温差分布。
发明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针对不规则热源散热,具有高效热传导性,热接触性和长期稳定性的局部封装液态金属的浸没式散热冷板。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局部封装液态金属的浸没式散热冷板,包括散热冷板和封装盖板,所述散热冷板的上表面设有散热凹槽,散热凹槽内填充有散热液态金属,所述封装盖板密封地封装在散热凹槽上,散热冷板的内腔内设有主流道,主流道在散热冷板的侧面开设有进液孔和出液孔,所述散热冷板的主流道内含有若干散热齿片。
优选的,所述散热冷板包括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固定连接,且第一板体的上表面设置散热凹槽,第二板体表面设置有主流道,所述进液孔和出液孔设置在第二板体的侧面上,主流道内布有若干互相平行的散热齿片。
优选的,所述第一板体的散热凹槽深度为0.05mm-0.3mm,第二板体的主流道槽深为5mm-16mm。
优选的,所述散热凹槽和主流道形状均为蛇形,且槽开口方向朝上,所述散热凹槽内布有矩形凸块。
优选的,所述第一板体上表面均四周均匀布有固定安装孔。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的散热凹槽间隙内填充的散热液态金属可以完全包裹热源,均匀集中地将热量传导以进行冷却。封装盖板的封装可以防止散热凹槽内散热液态金属的流失和渗漏,以满足长期稳定的散热效果。主流道的散热齿片可以提高了散热面积,强化了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第一板体示意图;
图3是图1的第二板体示意图;
图4是图1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微控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微控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2174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激光投影机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化妆镜台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