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钒液流电池密封圈离子膜一体化组件及其生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26298.0 | 申请日: | 2020-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300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郑建伟;曹海涛;程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省液流储能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8/0286 | 分类号: | H01M8/0286;H01M8/027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25000 陕西省安康***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流电 密封圈 离子 一体化 组件 及其 生产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钒液流电池密封圈离子膜一体化组件及其生产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左右两端均固接有竖杆,两个所述竖杆的顶部均固接有直板,两个所述竖杆的外壁安装有加热机构,所述加热机构包括长板、弹簧、螺栓、加热板和把手,所述长板的左右两侧内壁分别与竖杆的外壁滑动卡接。通过加热机构横板在竖杆外壁上下移动,实现了加热板的位置改变,可以根据离子膜的厚度进行调节,保证加热板的温度恒定,保证了工人的安全,降低了危险,可以控制方板将成品顶出圆槽,防止了收取,防止对离子膜损坏,避免了浪费,降低了成本,同时保证了产量,省去了重新加工的麻烦,降低了工作难度,提高了实用性,便于推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钒液流电池密封圈离子膜一体化组件及其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钒液流电池密封圈离子膜一体化组件及其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全钒液流电池是一种新型高效电能转化与储存装置,由于其电池输出功率与储能容量彼此独立,适用于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过程和电网调峰过程作为规模化储能装置使用,全钒液流电池的使用需要密封圈离子膜进行配合。
现有的钒液流电池密封圈离子膜生产装置在加工时,加热板位置固定不能变化,当离子膜厚度变厚时,只能调大加热板热量,超过了安全温度范围,容易对工人造成烫伤,使用危险,并且取件时麻烦,容易对密封圈顶部的离子膜损坏,导致无法使用,造成浪费,提高了成本,同时降低了产量,需要重新加工,增加了工作难度,降低了实用性,不符合现代人的使用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钒液流电池密封圈离子膜一体化组件及其生产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钒液流电池密封圈离子膜生产装置在加工时,加热板位置固定不能变化,当离子膜厚度变厚时,只能调大加热板热量,超过了安全温度范围,容易对工人造成烫伤,使用危险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钒液流电池密封圈离子膜一体化组件及其生产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左右两端均固接有竖杆,两个所述竖杆的顶部均固接有直板,两个所述竖杆的外壁安装有加热机构;
所述加热机构包括长板、弹簧、螺栓、加热板和把手;
所述长板的左右两侧内壁分别与竖杆的外壁滑动卡接,所述长板的顶部左右两侧均与弹簧的底部相固接,两个所述弹簧的内壁分别与两个竖杆的外壁上方相套接,且两个所述弹簧的顶部均与长板的底部相固接,所述长板的顶部左右均通过螺栓与加热板的顶部左右两侧螺纹连接,所述长板的顶部固接有把手。
优选的,所述长板、弹簧、竖杆和直板组成伸缩机构。
优选的,所述底板的顶部加工有圆槽,所述底板的底部左右两侧均固接有底座,两个所述底座的内壁均安装有控制机构;
所述控制机构包括长杆、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套板和螺纹杆;
所述长杆的外壁左右两侧分别与两个底座的内壁转动相连,所述长杆的外壁右侧与第一齿轮的内壁相固接,所述第一齿轮的顶部与第二齿轮的右侧啮合相连,所述第二齿轮的顶部与套板的内壁螺纹连接,所述第二齿轮和套板的内壁均与螺纹杆的外壁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杆的外壁顶部与圆槽的底部间隙配合。
优选的,所述第二齿轮、套板和螺纹杆组成升降机构。
优选的,所述长杆的右侧固接有握把,所述套板的外壁转动连接有横板,所述横板的右侧与底座的左侧上方相固接。
优选的,所述底板的顶部安装有放置机构;
所述放置机构包括圆环、刻度、离子膜、密封圈、方板和短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省液流储能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未经陕西省液流储能创新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2629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钒液流电池的溶液价态平衡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双折叠工作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