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折叠工作灯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26606.X | 申请日: | 2020-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261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林荣杰;叶安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典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L4/00 | 分类号: | F21L4/00;F21V21/08;F21V21/096;F21V21/14;F21V23/00;F21V23/04 |
代理公司: | 厦门荔信航知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5247 | 代理人: | 谭琳娜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折叠 工作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折叠工作灯,包括灯体、连接在灯体两端且可绕所述灯体圆周转动的连接件及可旋转安装在所述连接件上的手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手柄末端的磁铁及设置在灯体上的挂钩。该双折叠工作灯将挂钩和磁铁分别设置在灯体和手柄上,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同时使用;灯体与连接件及连接件与手柄之间可以相互转动,并且通过档位结构实现转动状态的识别和定位;该双折叠工作灯可以手持、挂接、磁吸、摆放以及磁吸结合挂接等方式使用,适用性强,使用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作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折叠工作灯。
背景技术
为了满足人们日常生活及工作中各种照明的需要,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照明灯具,其中工作灯也逐渐进入工作场合,作为照明使用。以前,车辆在夜间行驶时,如果遇到故障停车或者维修,往往是采用手电筒来进行照明的,虽然手电筒使用灵活、携带方便,但是亮度以及照明的范围不够,不适用于维修时照明。随着汽车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汽车配置有车载工作灯,特别是引擎盖工作灯,使用更为广泛,通过车载工作灯的照明来对车辆进行维修。如中国专利CN203744168U公开了一种支架灯旋转折叠装置,包括手柄、转动支架和透明管,透明管两端均连接有手柄旋盖,手柄旋盖通过手柄旋转限位件与手柄连接,手柄与转动支架之间安装有转动齿件以方便支架旋转,转动支架内安装有电池、开关线路板和充电线路板,透明管内放置有LED灯板,电池通过开关线路板与LED灯板连接,转动支架通过底盖与磁铁底板连接,磁铁底板上固定有磁铁和挂钩。该工作灯通过手柄上的挂钩或磁铁与引擎盖或其他部件连接固定,由于挂钩和磁铁都设置在手柄末端,在使用过程中往往只能选择使用其中一种固定方式,存在结构不合理,连接不够牢固的问题,同时,由于手柄转动角度缺少足够的档位结构进行限定,使用时无法准确识别转动角度并定位,存在使用不够方便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折叠工作灯,具有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连接牢固的优点。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折叠工作灯,包括灯体、连接在灯体两端且可绕所述灯体圆周转动的连接件及可旋转安装在所述连接件上的手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手柄末端的磁铁及设置在灯体上的挂钩。
进一步设置,所述灯体包括壳体及安装在壳体上的光源,所述挂钩至少为2个且分别铰接在所述壳体两端部的外缘面上,所述壳体上设有放置所述挂钩的嵌槽。
如此设置,两个以上的挂钩直接承载灯体的重量,与汽车引擎盖或其他部件连接时更加平稳,铰接结构能够适应不同的安装角度,闲置时能够容纳在嵌槽内,方便收藏。
进一步设置,所述挂钩首端设有铰接球,所述壳体上固定一铰接座,该铰接座内设有两个互相交错的开口凹槽,该开口凹槽在交错处形成球型槽面,该球型槽面内径小于所述铰接球外径,所述铰接球可转动设置在所述球型槽面内。
如此设置,挂钩通过铰接球与铰接座铰接。
进一步设置,两个所述开口凹槽分别贯穿所述铰接座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且所述挂钩主体能够穿过第一开口凹槽且嵌设在第二开口凹槽内,所述第二开口凹槽与所述嵌槽连通。
如此设置,安装时,挂钩主体穿过第一开口凹槽,直至铰接球限位于球型槽面内,安装后,挂钩能够沿第二开口凹槽方向摆动直至嵌设在第二开口凹槽和嵌槽内,安装使用方便。
进一步设置,所述壳体两端延伸形成圆柱型连接头,该连接头上设有限位环,所述连接件首端设有圆形连接孔,所述连接头设置在该连接孔内并通过所述限位环卡接限位。
如此设置,壳体通过连接头和连接件的连接孔配合实现两者可转动连接,而限位环起到限位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典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典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2660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