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免牵引且可观测内部压力的三腔两囊管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27179.7 | 申请日: | 2020-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68244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发明(设计)人: | 吴伟;吴心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医蜂转化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25/10 | 分类号: | A61M25/10;A61B17/12 |
代理公司: | 杭州裕阳联合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89 | 代理人: | 温艳华 |
地址: | 311100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牵引 观测 内部 压力 三腔两囊管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免牵引且可观测内部压力的三腔两囊管,包括:胃管、胃气囊、食道气囊、胃气囊导管、食道气囊导管。胃气囊和食道气囊均位于胃管一端的外周,胃气囊和食道气囊间隔分布。胃气囊导管和食道气囊导管的进口端均具有可膨胀球囊。在使用时向胃气囊和食道气囊注气后,当胃气囊中的压力达到预定值时,胃气囊导管进口端的可膨胀球囊开始膨大,以便于观测胃气囊内的压力。当食道气囊中的压力达到预定值时,食道气囊导管进口端的可膨胀球囊开始膨大,以便于观测食道气囊内的压力。食道气囊采用材质较硬的PU、PE或PEBX,这样食道气囊不会随着内部压力变化而变形,更加贴合,不容易移位,可免去牵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三腔两囊管,尤其涉及一种免牵引且可观测内部压力的三腔两囊管。
背景技术
在抢救肝硬化门脉高压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患者时,急诊应急止血的治疗方法一般采用三腔两囊管压迫止血,其暂时止血率可达70%-94%。
传统的三腔两囊管在结构上包括胃管、胃气囊、食道气囊、胃气囊注气排气管以及食道气囊注气排气管等几部分。而在采用这种传统的三腔两囊管进行治疗操作时,需要做牵引才能确保气囊对曲张静脉的压迫止血效果,病人极其痛苦,且容易造成溃疡,甚至穿孔等严重并发症。
传统的三腔两囊管在进入体内并进行注气后,医生无法确定气囊内的实际压力,若气囊存在破损漏气的现象而导致胃气囊变小,则在牵引过程中极易将胃气囊拉入食管造成食管撕裂,甚至拉入咽部造成窒息,引发生命风险。而且,传统的三腔两囊管由于材质问题其固定性较差,容易变形,上部的食道气囊容易下移到胃里,从而影响手术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免牵引且可观测内部压力的三腔两囊管,解决现有的三腔两囊管在使用时不能观测气囊内部压力而容易导致将胃气囊拉入食道或咽部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免牵引且可观测内部压力的三腔两囊管,包括:胃管、胃气囊、食道气囊、胃气囊导管、食道气囊导管。胃气囊的位于胃管一端的外周。食道气囊位于胃管一端的外周并和胃气囊间隔分布。胃气囊导管和胃气囊连通,胃气囊导管的进口端具有第一可膨胀球囊。食道气囊导管和食道气囊连通,食道气囊导管的进口端具有第二可膨胀球囊。在使用时向胃气囊和食道气囊注气后,当胃气囊中的压力达到预定值时,胃气囊导管进口端的第一可膨胀球囊开始膨大,以便于观测胃气囊内的压力。当食道气囊中的压力达到预定值时,食道气囊导管进口端的第二可膨胀球囊开始膨大,以便于观测食道气囊内的压力。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食道气囊的材质为PU、PE、PEBAX中的一种。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食道气囊的材质为PU且硬度范围为50A-70D。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食道气囊的材质为PEBAX且硬度范围为50A-80D。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食道气囊的硬度为72D。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胃气囊的形状为胃底的形状,以使胃气囊进入胃部后贴合胃部的形状。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食道气囊为柱状。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胃气囊为球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医蜂转化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医蜂转化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2717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5G技术的电力保护设备自动监测系统
- 下一篇:一种轨枕脱模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