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有机物光催化降解装置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28151.5 | 申请日: | 2020-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248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南建诚;耿小锦;林锡辉;南建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蓝冰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30 | 分类号: | C02F1/30;C02F1/72;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捷凯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327 | 代理人: | 杨连华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中山市火炬开发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机物 光催化 降解 装置 系统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有机物光催化降解装置及系统,涉及有机废水处理技术领域,装置包括有反应室和蓄水室,其中反应室上部设置有流体进口,反应室下部通过流体通道与蓄水室连通,蓄水室下部设置有流体出口,流体出口高于流体通道,系统包括多层依次连通的有机物光催化降解装置,反应室用于安装光催化光源和存放光催化颗粒,通过流体进口引入有机废水及通入气体,可以为光催化颗粒提供充足的氧气及带走光催化光源附近的多余水分,而通过流体出口方向往反应室涌入气体,推动反应室内的有机废水对光催化颗粒进行翻滚移位及对光催化光源外壁进行清洗,使有机废水中的有机物得到充分的吸附和降解,提高了光催化降解有机物效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有机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有机物光催化降解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许多化工或药企生产过程中,经常会产生部分难降解的有机废水,这些有机废水中化学成份复杂,而且无法采用常规手段处理,若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对水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直接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因此,对这类有机废水的处理已成为当前环保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目前,较为常用处理有机废水的方法为焚烧法、加药沉淀法和光催化降解法。
其中焚烧法是将含有机物的废水在高温下进行氧化分解,使有机物转化为水、二氧化碳等;加药沉淀法通过往废水中外加二价铁离子和过氧化氢来产生·OH自由基从而实现有机物的降解。虽然这两种方法对于降低有机废水COD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是,采用焚烧法处理有机废水在焚烧过程中,部分灰分会残留在焚烧炉的内壁上从而对设备腐蚀较为严重,且处理费用很高,而采用投加药剂法则会产生大量的沉淀,易造成二次污染。
光催化降解法处理是近十几年兴起的有机废水处理新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光催化剂在光催化光源光照下,产生高活性光生空穴和光生电子,形成氧化-还原体系,在水中能中产生氧化能力极强的·OH自由基,从而对有机废水中所含污染成份进行氧化分解,使一些难发生的反应顺利进行,以大大提高氧化降解速率。与焚烧法、加药沉淀法等方法相比,光催化降解法对有机物成份进行了结构性的破坏,对有机污染物分解相对更彻底,具有高效、节能、环保、无二次污染等优势。
对有机废水进行降解时,光催化剂需要同时与有机物、光、氧、水接触才能发生反应,而采用传统的光催化处理方法存在以下问题,光催化光源只能照射到附近的光催化剂,对距离光催化光源较远的光催化剂未能充分照射到,造成光照不均,另外由于光催化光源与光催化剂间存在有机废水的阻隔以及光催化光源外壁污垢沉淀的阻隔,导致光源被阻隔,且传统光催化降解法无氧气补充,存在缺氧的问题,上述问题造成光催化效率低。因此如何合理通过光催化降解法处理有机废水,实现提高光催化反应的效率问题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为了解决现有光催化处理有机废水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有机物光催化降解装置,提高了光催化有机废水降解效率。
本申请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有机物光催化降解系统,能够对水中有机物进行充分的吸附和降解,提高了光催化反应的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有机物光催化降解装置,包括反应室和设于所述反应室一侧的中间室,所述反应室的上部设有流体进口,所述反应室的下部设有与所述中间室连通的流体通道,所述中间室的下部设有流体出口,所述流体出口的高度高于所述流体通道的高度。
如上所述的有机物光催化降解装置,所述反应室的下部两侧均设置有通过流体通道连通的所述中间室。
如上所述的有机物光催化降解装置,所述反应室形状整体呈上宽下窄的形状。
一种有机物光催化降解系统,包括多层上述的有机物光催化降解装置,且相邻的两层所述有机物光催化降解装置中,上层所述有机物光催化降解装置上的所述流体出口与其相邻下层的所述有机物光催化降解装置上的所述流体进口对应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蓝冰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山蓝冰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2815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药品检测用研磨装置
- 下一篇:一种耐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