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耐磨标签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28176.5 | 申请日: | 2020-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325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王本玉;栾纪永;金磊;宋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紫泉标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3/02 | 分类号: | G09F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1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磨 标签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耐磨标签,涉及标签领域,包括依次设置的有离型层、信息层及覆盖层,覆盖层为固定在信息层一侧的透明保护层,覆盖层远离信息层的一侧设置有防滑层。本实用新型具有增大标签之间的最大静摩擦阻力、避免滑动摩擦产生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标签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耐磨标签。
背景技术
早在1700年,欧洲印制出了用在药品和布匹上作为商品识别的第一批标签。目前标签也多用于标识或说明,常见的标签多为片状标签,如:瓶体标签、不干胶标签等,将不同的支撑装置,片状标签在运输过程中经常是多个标签重叠在一起,运输过程中车辆的震动或认为的碰撞使重叠的标签之间会出现较为频繁的相互错动。
现有的一种标签,如专利公开号为CN207216956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瓶身标签,其包括依次设置的离型层、信息层及覆盖层,信息层包括外层、基层及标签层,基层及标签层置于外层内,而标签层附着于基层上并与外层上端面内壁接触,标签层为通过绿色印刷工艺技术印刷而成的层结构。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上述的瓶身标签在运输时,标签的放置方式多为多个标签重叠在一起放置,运输过程中存在震动,由于标签表面较为光滑,标签之间容易发生相对错动,这种情况下标签最外层会受到滑动摩擦力的破坏,直接造成标签上的图案磨损或标签外保护层被刮花导致标签上的图案无法看清。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耐磨标签。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耐磨标签,包括依次设置的有离型层、信息层及覆盖层,所述覆盖层为固定在所述信息层一侧的透明保护层,所述覆盖层远离所述信息层的一侧设置有防滑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防滑层增大耐磨标签表面与相邻的标签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通过增大最大静摩擦力来增加标签相互错动的阻力,一定程度上减少标签相互错动的情况发生,通过避免滑动摩擦达到保护标签表面信息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防滑层为与所述覆盖层一体设置的条状防滑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覆盖层上设置条状的防滑纹来提高标签与标签之间的摩擦系数,提高最大静摩擦力。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覆盖层包括第一复层和第二复层,所述第一复层固定在所述信息层上,所述第二复层固定在所述第一复层远离所述信息层的一侧,所述防滑层设置在所述第二复层上,所述第二复层可拆卸连接在第一复层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覆盖层设置为两层,摩擦损坏主要由第二复层承受,对标签主体进行较好的保护作用,在第二复层受到明显破坏后,揭去第二复层,标签可正常使用。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复层为附着在所述信息层上的硅油层,所述第二复层为透明保护膜,所述第二复层靠近所述第一复层一侧设置有不干胶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第一复层和第二复层,可拆卸的第二复层对第一复层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二复层的边缘处固定有易撕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易撕条以便于拆除第二复层,方便标签的使用。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离型层为底纸进行粗糙化处理的离型纸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大离型层与相邻标签之间的摩擦系数,优化防错动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紫泉标签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紫泉标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2817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有机物光催化降解装置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沙发用自动裁剪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