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单相电缆保护接地箱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28302.7 | 申请日: | 2020-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907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石伟钊;刘晓林;黄林存;邢秉元;于祥涛;陈晓晋;缴丽辰;杨盛楠;葛贝畅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5/10 | 分类号: | H02G15/10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8 | 代理人: | 张文华 |
地址: | 30001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单相 电缆 保护 接地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单相电缆保护接地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部固定设有护层保护器,所述护层保护器与至少两组铜排的一端固定连接,其中一组铜排另一端与第一电缆连接,第一电缆穿过箱体上的进出线端口与电缆终端头接地端子固定连接,另外一组铜排另一端与第二电缆连接,第二电缆穿过箱体上的进出线端口与接地电缆固定连接;所述箱体底面设有网状泄压孔,所述泄压孔表面固定设有防爆膜。本实用新型既能避免三相共用一个接地箱时接地电缆被盗导致电缆护层接地方式被破坏,也能够防止保护器本身故障导致电缆护层接地方式被破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缆终端安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单相电缆保护接地箱。
背景技术
110kV及以上单芯电力电缆的金属护层通常采取以下接地方式:一端直接接地、另一端经保护器接地,以防止过电压、短路或遭受雷击时电缆金属护层出现很高的冲击电压,导致护层击穿。
目前,在架空线路转电缆线路时,电缆终端通常安装在专用电缆平台上,电缆护层接地箱也安装在平台上,采用3根单芯接地电缆分别从三相电缆终端的接地端子连接至电缆护层接地箱,接地箱再经单芯接地电缆连接至地网。采取上述方式实现电缆护层接地时,三相共用1个接地箱,单芯接地电缆用量大(每相长度在5m左右)、存在单芯接地电缆被盗的风险,破坏电缆金属护层的接地方式,进而导致电缆发生故障,实际运行中就发生过接地电缆被盗的情况。因此,部分地区的电缆运行单位提出取消常规接地箱的方式,分相实现电缆护层接地。具体实现方式如下,由于电缆平台处的电缆护层不存在交叉互联的设计方式,仅考虑以下两种情况:
1)若电缆平台端的电缆护层设计为直接接地,则采用3段短电缆(长度小于0.5m)分别将三相电缆终端的接地端子连接至地网接地端子;
2)若电缆平台端的电缆护层设计为经保护器接地,则采用3段短电缆(长度小于0.5m)分别将三相电缆终端的接地端子连接至保护器,然后再接至地网接地端子。
这样的实现方式具有接地电缆用量少,由于在电缆终端处就近接地,也使其具有位置高、隐蔽性好的优点,能够较好的保证电缆金属护层的接地方式,同时可降低工程造价、节约投资。
实际改造过程中,如果电缆平台端的电缆护层为经保护器接地,运行单位往往是直接将保护器安装于户外环境中,不采取任何防护措施。经向设备制造商咨询了解:电缆护层保护器多设计为安装于接地箱内、不能经受长时间的风吹雨淋。最终得出了这样的结果:虽然避免了接地电缆被盗导致的电缆护层接地方式被破坏的情况,但是却更容易发生保护器本身故障导致电缆护层接地方式被破坏。
此外,极端情况下,护层保护器的接地箱会发生爆炸,飞溅出的箱体和设备会对周边的人或物体造成破坏。
因此,基于这些问题,提供一种既能避免三相共用一个接地箱时接地电缆被盗导致电缆护层接地方式被破坏,也能够防止保护器本身故障导致电缆护层接地方式被破坏的单相电缆护层保护器用接地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既能避免三相共用一个接地箱时接地电缆(接地铜排)被盗导致电缆护层接地方式被破坏,也能够防止保护器本身故障导致电缆护层接地方式被破坏的单相电缆护层保护器用接地箱。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单相电缆保护接地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部固定设有护层保护器,所述护层保护器与至少两组铜排的一端固定连接,其中一组铜排另一端与第一电缆连接,第一电缆穿过箱体上的进出线端口与电缆终端头接地端子固定连接,另外一组铜排另一端与第二电缆连接,第二电缆穿过箱体上的进出线端口与接地电缆固定连接;所述箱体底面设有网状泄压孔,所述泄压孔表面固定设有防爆膜。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上设有开启箱盖,所述箱体上设有与所述开启箱盖匹配接触的橡胶密封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2830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