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管式换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28793.5 | 申请日: | 2020-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0211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周虹;成子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宏美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7/16 | 分类号: | F28D7/16;F28F1/02;F28F9/24;F28F9/02 |
代理公司: | 重庆上义众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5 | 代理人: | 孙人鹏 |
地址: | 40070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换热器 | ||
一种管式换热器,包括两个冷流腔体、两个热流腔体、冷流管和热流管;所述冷流管和所述热流管相互交错设置在两个所述冷流腔体之间;所述热流腔体相邻设置在所述冷流腔体的外侧;所述热流管的两端部分别从两侧的所述冷流腔体穿过后,伸入到对应侧的所述热流腔体中;所述冷流管的两端部分别伸入到对应一侧的所述冷流腔体内。应用广泛,能应用到内燃车水冷式油冷器和水冷式中冷器,以及新能源汽车CHILLER和水冷式冷凝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交换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管式换热器。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以水或防冻液作为冷却介质的油冷器、中冷器、冷凝器、蒸发器等换热器,一般采用板式、板翅式、裂管式或螺旋板式结构。
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在于如下:
第一,板式和板翅式,散热板结构复杂,需要专门开冲压模,投资大、开发周期长;裂管式虽结构简单,但换热效率低、体积和重量大;螺旋板需要专用设备制作,投资大;
第二,产品适应性差、一旦开模后在板的长度和宽度方向不能调整,调整换热量只能增减层数或圈数,其空间尺寸适应性和换热量大小调整性差,适用不同安装场合的范围窄;
第三,生产过程设备投资大(装配需要专门板型防错装置)、工艺流程复杂、生产效率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管式换热器,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冷流腔体(1)、两个热流腔体(2)、冷流管(3)和热流管(4);
所述冷流管(3)和所述热流管(4)相互交错设置在两个所述冷流腔体(1)之间;
所述热流腔体(2)相邻设置在所述冷流腔体(1)的外侧;
所述热流管(4)的两端部分别从两侧的所述冷流腔体(1)穿过后,伸入到对应侧的所述热流腔体(2)中;
所述冷流管(3)的两端部分别伸入到对应一侧的所述冷流腔体 (1)内;
在一个所述冷流腔体(1)上开设有冷流体入口(5),另一个所述冷流腔体(1)上开设有冷流体出口(6);
在一个所述热流腔体(2)上开设有热流体入口(7),另一个所述热流腔体(2)上开设有热流体出口(8);
所述热流体入口(7)与所述冷流体出口(6)相邻设置,所述冷流体入口(5)与所述热流体出口(8)相邻设置。
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可进一步为:所述冷流管(3)和所述热流管(4)均为扁管。
进一步地:所述冷流管(3)沿宽度方向被隔板均匀分割为输送腔体,在输送腔体内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均匀设置有内齿(9)。
进一步地:在所述热流管内设置有紊流片(10)。
进一步地:所述紊流片(10)的横截面为连续梯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第一,全新产品的模具投资少,占板式、板翅式模具投资的20%以下。
第二,新产品的开发周期短,较板式、板翅式结构缩短30天以上。
第三,应用广泛,能应用到内燃车水冷式油冷器和水冷式中冷器,以及新能源汽车CHILLER和水冷式冷凝器。
第四,由于用现有高频管或挤制管,无高昂的级进模投入,只有两端腔体汇流室有较低成本的冲压模具投入;
第五,缩短了无级进模开模的时间,样件开发周期缩短50%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宏美制冷设备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宏美制冷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2879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排气螺旋桨
- 下一篇:一种可排气加速的螺旋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