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实验室通排风减噪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29976.9 | 申请日: | 2020-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116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占茂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亿金达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7/08 | 分类号: | F24F7/08;F24F13/02;F24F13/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1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验室 通排风减噪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实验室通排风减噪装置,包括减噪箱、进风管、出风管,所述进风管通过螺栓与实验室排风管连接,进风管通过螺钉与减噪箱连接,减噪箱的另一端焊接有出风管,所述减噪箱内设有螺钉安装的第一挡板、第二挡板、第三挡板,第一挡板上开设有多个大圆孔,第一挡板的四角均开设有小圆孔,所述大圆孔的背面焊接有U型管,且U型管位于第一挡板、第二挡板之间,第二挡板上开设有通气孔,第二挡板的后方设有多个遮挡板,且遮挡板进行上下交错设置,所述第三挡板上开设有通孔,减噪箱的空气经通孔排出。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多个挡板的设计延长了空气在减噪箱内停留的时间从而提高了消音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实验室通排风减噪装置。
背景技术
实验室即进行试验的场所,实验室是科学的摇篮,是科学研究的基地,科技发展的源泉,对科技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保证实验人员的健康往往需要利用风机提高实验室内空气的流通,实验室上的通排风管道的噪声较大,会影响室外人员的工作,实验室通排风减噪装置有着重要的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验室通排风减噪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实验室通排风减噪装置,包括减噪箱、进风管、出风管,所述进风管通过螺栓与实验室排风管连接,进风管通过螺钉与减噪箱连接,减噪箱的另一端焊接有出风管,所述减噪箱内设有螺钉安装的第一挡板、第二挡板、第三挡板,第一挡板上开设有多个大圆孔,第一挡板的四角均开设有小圆孔,所述大圆孔的背面焊接有U型管,且U型管位于第一挡板、第二挡板之间,第二挡板上开设有通气孔,第二挡板的后方设有多个遮挡板,且遮挡板进行上下交错设置,所述第三挡板上开设有通孔,减噪箱的空气经通孔排出,减噪箱的侧壁上设有螺钉固定的吸音棉。
优选的,所述进风管的上、下两个端面均粘结有吸音板,进风管内设有两个套筒,通过套筒将上、下两端的吸音板进行固定。
优选的,所述套筒内开设有内螺纹,且套筒的上、下两端均为开通设计,套筒的上、下两端均设有螺纹连接的丝杆,丝杆的末端焊接有弹簧,套筒的一侧焊接有支架,支架与减噪箱的侧壁连接。
优选的,所述U型管的前、后两端均开设有消音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第一挡板、第二挡板、第三挡板的设计延长了空气在减噪箱内停留时间,空气中的噪音在减噪箱内能进行充分减噪处理;进风管内的吸音板通过套筒、丝杆、弹簧进行固定,旋转丝杆改变丝杆的高度进而对不同厚度的吸音板进行固定;U型管及消音孔能进行二次消音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验室通排风减噪装置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验室通排风减噪装置的减噪箱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验室通排风减噪装置的进风管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验室通排风减噪装置的U型管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阐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亿金达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亿金达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2997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氮节能导热油锅炉燃烧器
- 下一篇:一种多趣味的旋转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