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淤泥管道连接用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30910.1 | 申请日: | 2020-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045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逯平;陈永华;何志辉;赵昕;高冠军;车青森;赵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市政二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3/10 | 分类号: | F16L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32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淤泥 管道 连接 用工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淤泥管道连接用工具,包括固定架、设置于所述固定架底部的安装架以及固定于所述固定架上的把手,所述安装架包括上夹箍以及与所述上夹箍可拆卸连接的下夹箍,所述上夹箍底部设有呈半圆形的上夹槽,所述下夹箍顶部设有呈半圆形的下夹槽,且所述上夹槽与所述下夹槽相合形成用于夹紧淤泥管道外壁的夹紧槽;所述安装架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安装架上的上夹槽的轴线重合。本实用新型具有协助施工人员单人完成安装淤泥管道的效果,操作简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施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淤泥管道连接用工具。
背景技术
钻孔灌注桩是指在工程现场通过机械钻孔、钢管挤土或人力挖掘等手段在地基土中形成桩孔,并在其内放置钢筋笼、灌注混凝土而做成的桩,依照成孔方法不同,灌注桩又可分为沉管灌注桩、钻孔灌注桩和挖孔灌注桩等几类。在钻孔施工中,往往需要使用淤泥管道,主要用于排放钻孔产生的淤泥。由于钻孔深度的不同,往往会需要不同长度的淤泥管道,用以排放钻孔深处的淤泥。淤泥管道通常采用拼接式,淤泥管道的端部之间采用法兰螺栓的方式连接。但是,有些淤泥管道质量较大,在安装时往往需要一人将淤泥管道对准,另一人穿设螺栓并旋紧,从而使得淤泥管道固定,很难单人完成,浪费了劳动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淤泥管道连接用工具,其具有协助施工人员单人完成安装淤泥管道的效果,操作简单。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淤泥管道连接用工具,包括固定架、设置于所述固定架底部的安装架以及固定于所述固定架上的把手,所述安装架包括上夹箍以及与所述上夹箍可拆卸连接的下夹箍,所述上夹箍底部设有呈半圆形的上夹槽,所述下夹箍顶部设有呈半圆形的下夹槽,且所述上夹槽与所述下夹槽相合形成用于夹紧淤泥管道外壁的夹紧槽;所述安装架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安装架上的上夹槽的轴线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施工人员安装淤泥管道时,施工人员先将固定架底部的上夹箍套设于淤泥管道上,然后将下夹箍与上夹箍安装固定,从而使得上夹槽与下夹槽相合,形成夹紧淤泥管道外壁的夹紧槽,从而使得淤泥管道与固定架固定,而另一淤泥管道与另一安装架固定,使得两根淤泥管道的法兰对齐,然后施工人员于淤泥管道的法兰上穿设螺栓即可连接两根淤泥管道,无需他人协助对齐两根淤泥管道,节省了劳动力。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下夹箍底部固定有底座,所述底座底面面积大于所述下夹箍的底面面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于下夹箍底部的底座底面面积大于下夹箍的底面面积,从而使得上夹箍与下夹箍夹紧淤泥管道并放置于地面上时更为稳固,防止淤泥管道和固定架倾倒。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上夹槽内壁固定有环绕淤泥管道外壁延伸的第一橡胶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橡胶条的设置,使得淤泥管道外壁与上夹槽内壁之间柔性接触,减小安装架夹紧淤泥管道时对淤泥管道的磨损。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下夹槽内壁固定有环绕淤泥管道外壁延伸的第二橡胶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橡胶条的设置,使得淤泥管道外壁与上夹槽内壁之间柔性接触,减小安装架夹紧淤泥管道时对淤泥管道的磨损。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橡胶条靠近淤泥管道的表面固定有第一防滑槽,所述第一防滑槽设有多道,多道所述第一防滑槽沿所述第一橡胶条的延伸方向均匀排列;所述第二橡胶条靠近淤泥管道的表面固定有第二防滑槽,所述第二防滑槽设有多道,多道所述第二防滑槽沿所述第二橡胶条的延伸方向均匀排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防滑槽与第二防滑槽的设置,使得淤泥管道外壁分别与第一橡胶条以及第二橡胶条之间的摩擦增大,从而防止淤泥管道之间对齐后发生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市政二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市市政二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309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