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注浆型预应力管桩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33404.8 | 申请日: | 2020-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124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宋伟杰;李建平;朱庆凯;王伟涛;刘光磊;武思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岩大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58 | 分类号: | E02D5/58;E02D5/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43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注浆型 预应力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注浆型预应力管桩,属于桩基技术工程领域,包括端头板、钢套箍、混凝土结构、预应力筋、箍筋、竖向注浆管、喷口、纤维、连接头,端头板与钢套箍通过焊接连接,端头板与钢套箍在预制时与混凝土结构粘结在一起,预应力筋位于箍筋内侧,竖向注浆管位于箍筋外侧,相互之间通过焊接连接,竖向注浆管上设置有喷口,混凝土结构与纤维通过胶结的方式连接,纤维占混凝土结构侧面积的0~30%,所述连接头与竖向注浆管的端部通过插接连接。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竖向注浆管并进行后期注浆,增大了管桩的侧阻力;设置纤维,改变了管桩表面光滑的物理性质,增大了管桩整体的侧阻力,使管桩与周围水泥土协同受力的效果更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桩基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注浆型预应力管桩。
背景技术
建筑桩基工程中大直径搅拌桩的施工,首先通过大直径搅拌桩机的搅拌钻杆完成加固材料和地基土的混合,形成大直径搅拌桩,然后再在该大直径搅拌桩中通过压桩机将预制管桩压入其中,形成坚固的劲性复合桩。
目前,劲性复合桩外围桩直径较大、长度较长,施工质量的关键控制要素是强度、密度和均匀性。施工时若全部采用干法施工外围桩再插入芯桩则挤土效应大,挤土效应的负面效果是整个场地土越打越密,存在后期桩施工困难和破坏性挤土效应的问题,有些场地甚至要求不得挤土。另外,在软土中形成的水泥土搅拌桩,其桩身强度较低,一般只有0.2MPa,导致这种复合桩的承载力较低,发挥不了与预制桩的复合作用;预制管桩桩身的外表光滑,与水泥土搅拌桩的粘结力较低,在受力过程中出现脱壳现象,复合桩的承载力较低且具有不确定性。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注浆型预应力管桩。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注浆型预应力管桩,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通过外围采用水泥土搅拌桩施工,将原位土体内掺入固化剂,增强了管桩周围土体的强度,同时也降低了管桩植入对周围土体的挤压效应;通过设置竖向注浆管并进行后期注浆,增加了管桩周围的水泥土强度,同时后期注浆形成半圆形浆液区,增大了管桩的侧阻力;通过对不同土体设置不同覆盖率的纤维,改变了管桩表面光滑的物理性质,增大了管桩整体的侧阻力,使管桩与周围水泥土协同受力的效果更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注浆型预应力管桩,其特征在于,包括端头板、钢套箍、混凝土结构、预应力筋、箍筋、竖向注浆管、喷口、纤维、连接头,所述混凝土结构为圆管型或方管型,所述端头板与钢套箍通过焊接连接,端头板与钢套箍在预制时与混凝土结构粘结在一起,所述预应力筋位于箍筋内侧,预应力筋与箍筋通过焊接连接,所述竖向注浆管位于箍筋外侧,竖向注浆管与箍筋通过焊接连接,所述竖向注浆管每间隔一定距离设置一个喷口,喷口与竖向注浆管保持垂直,喷口方向指向混凝土结构外侧,所述预应力筋、箍筋、竖向注浆管均被混凝土结构包裹在内,所述混凝土结构与纤维通过胶结的方式连接,纤维占混凝土结构侧面积的0~30%,所述连接头与竖向注浆管的端部通过插接连接。
优选地,所述纤维的覆盖率随着混凝土结构所处深度的增大而逐渐减小,同时,纤维的覆盖率随着混凝土结构所处深度对应土层的标贯基数N值的增大而逐渐减小,纤维为耐碱玻璃纤维,耐碱玻璃纤维的长度为2-5cm,直径为1-2mm,根据施工场地土体的标贯基数N值及深度共同调整纤维的配置方案,当标贯基数和深度两者出现矛盾时,纤维的表面覆盖率取较大值,具体配置方案如下:
标贯基数N值范围为0-30时,纤维的表面覆盖率为25%-30%;
标贯基数N值范围为30-50时,纤维的表面覆盖率为20%-25%;
标贯基数N值范围为50-80时,纤维的表面覆盖率为10%-20%;
标贯基数N值大于80时,纤维的表面覆盖率为0%-10%;
当深度小于10m,纤维的表面覆盖率为25%-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岩大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岩大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3340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轮椅助步器
- 下一篇:一种工业用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