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节流器和用于静压轴承的可调阻尼节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34257.6 | 申请日: | 2020-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012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何瑞;邓红兵;肖成诚;周超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凯瑞汽车试验设备开发有限公司;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32/06 | 分类号: | F16C32/06 |
代理公司: | 重庆天成卓越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40 | 代理人: | 李梅 |
地址: | 401122***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流 用于 静压 轴承 可调 阻尼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节流器,包括节流器本体,节流器本体包括调节段、进油段、中间段和螺纹段,在调节段上设置有至少一条割缝。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用于静压轴承的可调阻尼节流装置,包括端盖以及上述的节流器,在端盖内设置有进油道、出油道和节流器安装孔,节流器本体安装在该节流器安装孔内,节流器安装孔包括孔径依次增大的调节段配合部、进油段配合部、中间段配合部和螺纹段配合部。本实用新型的节流器不易堵塞,使用维护周期长;节流器的缝隙加工难度低;在加工过程中不必要求绝对的一致性,可通过装配过程的调整实现阻尼的配对,降低了节流器的加工难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静压支撑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节流器和用于静压轴承的可调阻尼节流装置。
背景技术
测试领域常用的高性能液压伺服作动缸以及大型设备的轴承和高精度导轨多采用静压支撑,静压支撑使得轴承具备极低的运行摩擦力、优异的控制精度以及耐久性能。静压支撑的关节元件为节流器,目前国内外用于静压支撑的节流器主要有小孔节流器和毛细节流器。
小孔节流器需要采用特种加工,对设备要求较高,成本高,同时小孔节流器容纳污染物能力差,使用过程中容易堵塞,导致作动缸静压支撑失效、损坏。毛细节流器需要的安装空间较大,需要在端盖上设计足够的空间来安装节流器,同时毛细管与安装面之间的连接通常需要真空钎焊,需要投入专用真空炉设备,且钎焊过程控制要求较高。小孔节流器和毛细节流器多为固定节流孔,节流能力不可调整,对节流能力的一致性要求较高,加工难以保证,成本相对较高。对于不同型号的轴承,需要设计多种尺寸的节流孔,同时需要配套多种对应规格的加工、检验工具,不易做到通用化。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便于加工、不易堵塞且阻尼可调的节流器和用于静压轴承的可调阻尼节流装置。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节流器,包括节流器本体,所述节流器本体包括从前向后依次同轴布置的调节段、进油段、中间段和螺纹段,所述进油段的直径小于中间段的直径,所述中间段的直径小于螺纹段的直径,所述螺纹段上加工有外螺纹,所述调节段为直径自中间段向远离中间段的方向逐渐减小的锥形结构,且所述调节段的最大直径与中间段的直径相等,在所述调节段上设置有至少一条割缝,所述割缝在长度方向上自调节段前端向后延伸至进油段,所述割缝在宽度方向上贯穿调节段和进油段。
作为优选,所述割缝的数量为两条,两条所述割缝十字相交,且相交线为节流器本体的轴线。采用以上结构,使压力油进入节流器后能够产生均匀的压力降,同时利于对节流器的阻尼进行精确调节。
作为优选,所述调节段为圆台形。采用以上结构,便于加工。
一种用于静压轴承的可调阻尼节流装置,包括端盖,还包括上述的节流器,在所述端盖内设置有进油道、出油道和节流器安装孔,所述节流器本体安装在该节流器安装孔内,所述节流器安装孔包括孔径依次增大的调节段配合部、进油段配合部、中间段配合部和螺纹段配合部,所述螺纹段配合部设置有与螺纹段配合的内螺纹,所述中间段配合部的孔径与中间段相适应,所述进油段配合部的孔径大于进油段的直径,所述调节段配合部的孔径范围在调节段的最大直径和最小直径之间,且所述调节段配合部的长度大于调节段的长度,所述进油道与进油段配合部连通,所述出油道与调节段配合部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调节段配合部的孔径为调节段最大直径的三分之二。采用以上结构,节流器的阻尼调节范围较宽,通用性更好,可用于不同型号的静压轴承,同一系列不同参数规格的静压轴承可使用同一节流器,降低生产难度。
作为优选,在所述进油段和进油段配合部之间设置有有密封圈,该密封圈通过进油段和中间段之间的台阶限位,所述割缝延伸至靠近密封圈的位置。采用以上结构,形成良好的密封性,防止高压油进入中间段和中间段配合部之间的缝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凯瑞汽车试验设备开发有限公司;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凯瑞汽车试验设备开发有限公司;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3425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