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金属靶材表面抛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35274.1 | 申请日: | 2020-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164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杨小岗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欧凯利靶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21/00 | 分类号: | B24B21/00;B24B21/18;B24B55/03 |
代理公司: | 西安知诚思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37 | 代理人: | 麦春明 |
地址: | 721006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 表面 抛光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抛光装置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金属靶材表面抛光装置,包括主体、加工台和螺纹杆,所述主体的内部设置有转轴,且转轴的边侧连接有第一滚筒,所述第一滚筒的外侧连接有打磨带,且打磨带的内侧连接有第二滚筒,并且第二滚筒的一侧设置有第三滚筒,所述加工台设置于主体的底部,且加工台的内部连接有第一传送辊,所述第一传送辊的外侧连接有传送带,且传送带的端部设置有第二传送辊,所述螺纹杆设置于加工台的边侧,且螺纹杆的端部设置有第一锥齿轮。该金属靶材表面抛光装置设置有打磨带,该装置可直接将加工品送入设备内部,即可自动抛光,有效的代替了人工抛光,适用于贵金属、钛锆等靶材,令加工效率显著提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抛光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金属靶材表面抛光装置。
背景技术
贵金属、钛锆等靶材加工时,为了表面的光滑程度达到使用要求,人们通常需要对其表面进行抛光操作,而以往人们常常使用手持式抛光设备来进行抛光操作,但这样做不仅费时费力,且效率低,令加工操作非常的不便。
市场上的抛光装置大多需要手持操作,对设备的抛光加工造成不便,且加工效率较低,费时费力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金属靶材表面抛光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属靶材表面抛光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市场上的抛光装置大多需要手持操作,对设备的抛光加工造成不便,且加工效率较低,费时费力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金属靶材表面抛光装置,包括主体、加工台和螺纹杆,所述主体的内部设置有转轴,且转轴的边侧连接有第一滚筒,所述第一滚筒的外侧连接有打磨带,且打磨带的内侧连接有第二滚筒,并且第二滚筒的一侧设置有第三滚筒,所述加工台设置于主体的底部,且加工台的内部连接有第一传送辊,所述第一传送辊的外侧连接有传送带,且传送带的端部设置有第二传送辊,所述螺纹杆设置于加工台的边侧,且螺纹杆的端部设置有第一锥齿轮,并且螺纹杆与第一锥齿轮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的外侧连接有第二锥齿轮,且第二锥齿轮的端部设置有控制杆,所述控制杆的外侧贯穿有底座,所述第二锥齿轮的另一侧端部设置有传动杆,且第二锥齿轮与传动杆之间为焊接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的边侧设置有固定台,且固定台的边侧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边侧设置有滑轮,且滑轮的外侧连接有滑槽。
优选的,所述第一滚筒与第二滚筒通过打磨带构成传动结构,且第二滚筒与第三滚筒之间相互平行。
优选的,所述第一传送辊通过传送带与第二传送辊之间构成传动结构,且第一传送辊与传送带之间紧密贴合。
优选的,所述螺纹杆通过第一锥齿轮与固定台之间构成升降结构,且螺纹杆与第一锥齿轮之间为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台与传送带之间相互平行,且固定台与底座之间为一体化设置。
优选的,所述连接块通过滑轮与滑槽之间构成滑动结构,且连接块关于加工台对称设置有2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Y280M-2电机控制设备内部的打磨带转动,相较于以往的手持式打磨设备,该装置直接将加工品通过传送带送入设备内部,即可自完成对加工品的打磨操作,自动抛光,有效的代替了人工抛光,适用于贵金属、钛锆等靶材,令加工效率显著提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欧凯利靶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陕西欧凯利靶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3527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变电站基建施工防倾倒装置
- 下一篇:一种钢结构操作安装底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