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道床底施工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35650.7 | 申请日: | 2020-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998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发明(设计)人: | 张勇;赵连功;高志升;李萍;赵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易科路通铁道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B37/00 | 分类号: | E01B3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思博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6 | 代理人: | 刘冬梅;范国锋 |
地址: | 100120 北京市西城***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道床 施工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道床底施工模具,包括支撑桁架(1)、行走部件(2)、基底面模板(3)和混凝土进料管(4),支撑桁架(1)包括多根支撑杆(11),不同的支撑杆(11)之间可拆卸安装,行走部件(2)设置在支撑桁架(1)的端侧,包括轮架(22)和安装于其上的行走轮(21),在支撑桁架(1)的下端通过高度调节装置(13)基底面模板(3)相连,基底面模板(3)的底部为平面,其上设置有观察口(32),模具还具有排水沟模板(33),混凝土进料管(4)贯穿基底面模板(3),在基底面模板(3)上设置有振动部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道床底施工模具具有满足基底一次浇筑成型、便于拆卸倒运、可精确控制基底外形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施工模具,尤其涉及一种道床底施工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预制道床是城市轨道交通最高等级减振的主要产品。预制道床是在预先施工完毕的基底上,将预制道床板、隔振器及其他组件安置于其上,构成质量弹簧隔振系统从而实现轨道减振。
在施工过程中基底质量控制成为业界难题,基底控制包括:基底顶面高程、基底顶面平整度,尤其曲线超高地段倾斜面的控制、水沟的控制等。
目前施工中对基底控制采用传统标识法及水平测量法,但均不能满足浮置板基底设计要求,需浇筑完成后进行找平处理,不仅影响施工质量还滞后施工进度。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
1、施工过程不可控,需专业测量人员实时监测基底浇筑混凝土标高;
2、曲线段超高不可控,混凝土初凝时间长,一般方法施工后曲线超高处混凝土砂浆会在重力作用下向低处流动导致超高不足,超高面法满足浮置板道床施工技术要求;
3、基底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收面作业量大,人工需求量大,导致基底上顶面平整度达不到要求;
4、中心水沟外形不可控,浇筑过程中水沟模板设置偏差、混凝土振捣不足或振捣力过大会导致水沟水平向偏移和/或深度不能满足要求,进而导致运营时出现积水,给轨道维保工作带来困难。
基底施工质量的不稳定,会给上部浮置板系统的安装施工带来困难,增加工作量,增加施工难度,增加材料用量,施工偏差大时还需要进行轨道调线调坡,带来大量额外的工作。此外,基地施工质量的不稳定,对于正常运营阶段的运营维护也不利,如水沟深度过度控制不利导致排水不顺畅,带来排水积水的问题等。
因此,现有技术亟代研究并设计出一种适用于基底施工的模具,以保证基地施工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发明人进行了锐意研究,设计出一种道床底施工模具,包括支撑桁架1、行走部件2、基底面模板3和混凝土进料管4,其中,
所述支撑桁架1为网状结构,包括多根支撑杆11,不同的支撑杆11之间可拆卸安装,
所述行走部件2设置在支撑桁架1的端侧,包括轮架(22)和安装于其上的行走轮21,轮架22与支撑桁架1可拆卸安装,在所述轮架22上设置有可调节轮架22高度的伸缩部222,
在支撑桁架1的下端通过高度调节装置13与基底面模板3相连,
所述基底面模板3的底部为平面,其具有可拆分组合的子模板31,所述基底面模板3上设置有上下贯穿基底面模板3的观察口32,所述观察口32四周具有挡板,
所述基底面模板3与隧道壁接触位置具有向上的弯折角,
所述道床底施工模具还具有排水沟模板33,所述排水沟模板33的底部向下于突出基底面模板3的底面,
所述混凝土进料管4设置在基底面模板3上,其贯穿基底面模板3,
在所述基底面模板3上设置有振动部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易科路通铁道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易科路通铁道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3565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