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测量雷电流参数的防雷接闪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38552.9 | 申请日: | 2020-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556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朱传林;王学良;柴健;陈仁君;王小飞;冯又华;郑琦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省防雷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R19/00 | 分类号: | G01R19/00;G01R15/24;G01S19/42;G01S19/13;H01T19/04 |
代理公司: | 芜湖思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38 | 代理人: | 房文亮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量 雷电 参数 防雷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测量雷电流参数的防雷接闪装置,涉及雷电防护领域,包括金属接闪器、光发射模块、光学传感模块、光接收及光电信号处理模块、北斗时钟模块和电源模块,所述光发射模块通过金属接闪器与光学传感模块连接,光学传感模块再与光接收及光电信号处理模块连接,所述北斗时钟模块与光接收及光电信号处理模块连接,相比于传统型防雷接闪装置除了有防雷保护作用外,还可以测量雷电流的大小、雷击发生的时间,其累积的雷击数据可以校验闪电定位网的误差,进而提高雷击灾害鉴定的精确度,使雷电防护工作更加精细化。同时有效避免了传统电学测量雷电流方法中出现的磁饱和的缺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雷电防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测量雷电流参数的防雷接闪装置。
背景技术
当安装在高处的金属接闪器被闪电击中后,雷电流通过金属接闪器,沿着防雷装置的引下线、接地体泄放到大地中,在这一过程中金属接闪器及其相关防雷装置起到了防雷保护作用。而金属接闪器何时遭受到雷击,雷电流大小多少,却无从知晓。雷电流大小、雷击发生的时间均为雷击事件的重要参数,如果没有确切的雷击数据,在实际工作中就显得非常被动。
另外,在开展雷击灾害鉴定工作时,需要查询雷击事故地点的闪电数据,而大多数情况下,从闪电定位网查询出的闪电经纬度与实际雷击事故点存在一定的偏差,考虑到当前闪电定位网存在一定误差,如何通过大量确切的闪电数据来校验闪电定位网的误差也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测量雷电流参数的防雷接闪装置,相比于传统型防雷接闪装置除了有防雷保护作用外,还可以测量雷电流的大小、雷击发生的时间,其累积的雷击数据可以校验闪电定位网的误差,进而提高雷击灾害鉴定的精确度,使雷电防护工作更加精细化。同时有效避免了传统电学测量雷电流方法中出现的磁饱和的缺点。
一种测量雷电流参数的防雷接闪装置,包括金属接闪器、光发射模块、光学传感模块、光接收及光电信号处理模块、北斗时钟模块和电源模块,所述光发射模块通过金属接闪器与光学传感模块连接,光学传感模块再与光接收及光电信号处理模块连接,所述北斗时钟模块与光接收及光电信号处理模块连接,所述电源模块分别与光发射模块、光学传感模块、光接收及光电信号处理模块和北斗时钟模块连接,所述金属接闪器包括通过底部撑杆固定连接在底座上的球状接闪端和固定设在球状接闪端上的顶部尖端。
优选的,所述光发射模块包括单片机、SLD光源模块、D/A转换器、A/D转换器、温度采样电路、电流采样电阻、温控电路和LCD显示屏,电流源通过电流采样电阻与光发射模块连接,所述单片机通过D/A转换器和温控电路连接至SLD光源模块,所述SLD光源模块再通过温度采样电路和A/D转换器连接至单片机,所述LCD显示屏与单片机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光学传感模块包括耦合器C、起偏器E、45°熔接点、相位调制器、保偏光纤、λ/4波片、传感头缠绕光纤和反射镜,并依次连接。
优选的,所述光接收及光电信号处理模块包括光电二极管PIN、前置放大器、带通滤波器、模数转换器A/D、数模转换器D/A、FPGA芯片、DSP芯片、存储器、LCD显示屏和相位调制器,所述光电二极管PIN依次通过前置放大器、带通滤波器、模数转换器A/D与FPGA芯片连接,所述FPGA芯片还与DSP芯片、存储器和LCD显示屏连接,所述模数转换器A/D还通过数模转换器D/A与相位调制器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北斗时钟模块包括授时天线、接收机、FPGA芯片、恒温晶振、存储器、LCD显示屏,所述授时天线、接收机、FPGA芯片、存储器和LCD显示屏依次连接,所述恒温晶振与FPGA芯片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电源模块包括太阳能光伏电池阵列、蓄电池组、充放电控制器、DC/DC转换器、直流电涌保护器,所述太阳能光伏电池阵列、充放电控制器和DC/DC转换器依次连接,所述蓄电池组和直流电涌保护器连接都与充放电控制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省防雷中心,未经湖北省防雷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3855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负压洗井装置
- 下一篇:一种纳米材料生产线用原料上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