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三向位置可调节光伏组件支架立柱连接转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38860.1 | 申请日: | 2020-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827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3 |
发明(设计)人: | 李绍敬;马龙海;林伟;王吉高;刘军;徐忠伟;刘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7/12 | 分类号: | E02D27/12;E02D27/42;H02S20/30 |
代理公司: | 北京申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4 | 代理人: | 赵梦雯;艾晶 |
地址: | 10012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位置 调节 组件 支架 立柱 连接 转换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三向位置可调节光伏组件支架立柱连接转换装置,包含连接于柱脚底部的第一安装件和连接于桩顶的第二安装件,第一安装件包含顶板和连接于该顶板的外筒,顶板与柱脚板的相对应位置设有长轴方向相互垂直的椭圆孔,并通过连接件穿过固定,使顶板与柱脚板可有相对位移,第二安装件包含底板和连接于该底板的内筒,内、外筒上均设置至少2组上下分布的内、外筒孔组,外筒套设于内筒外,通过固定件穿过其中1组外筒孔组和其中1组内筒孔组二者固定,本实用新型对光伏组件支架立柱在高度方向、纵、横向轴线方向调节,有效弥补桩基础成桩时的造成的施工误差,保证上部支架的安装精度,无论预制管桩桩端板螺纹孔位于任意位置均可采用螺栓将连接装置安装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光伏发电领域的一种可实现三向调节的光伏组件支架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光伏电池组件支架预制混凝土管桩基础施工速度快、耐久性好、便于抬升组件下沿标高,在光伏发电站建设中得到了应用广泛。
光伏电站组件预制混凝土管桩基础土建施工时由于定位精度较低,成桩后的桩顶标高、轴线内及轴线外位置偏差较大,极易影响上部支架安装精度,给光伏组件安装造成不便。而且,预制管桩桩端板上虽然留有用于接桩的螺栓孔,但预制管桩施工时桩端板的螺纹孔在水平面内的位置是随机的,如果光伏支架柱脚板预留螺栓孔与桩端板螺纹孔直接对接安装将无法保证光伏组件支架轴线方位角满足设计要求。
实际工程中光伏组件支架立柱安装时多采用焊接方式,用若干块钢板垫在支架柱脚板和预制管桩桩端板之间调节柱脚板设计标高,同时在桩顶平面轴线内及轴线外移动,直到符合支架立柱的设计平面定位后进行现场焊接。现场焊接条件恶劣质量难以保证,尤其高支架需要空中焊接作业,施工难度更大。立柱在高温焊接时防腐镀锌层被破坏、抗腐蚀耐久年限短,导致现场防腐处理工作量大,运行期间需要多次防腐维护,投入维护费也较高。如果能够实现光伏组件支架与预制管桩现场螺栓安装连接,将有效解决焊接带来的不利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即在提供一种三向位置可调节光伏组件支架立柱连接装置,在高度方向、纵向轴线方向、横向轴线方向调节,可有效弥补桩基础成桩时的造成的施工误差,保证上部支架的安装精度,无论预制管桩桩端板螺纹孔位于任意位置均可采用螺栓将连接装置安装牢固。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
一种三向位置可调节光伏组件支架立柱连接装置,包含连接于柱脚底部的第一安装件和连接于桩顶的第二安装件;第一安装件包含顶板和连接于该顶板的外筒,所述顶板连接于柱脚底部,顶板与柱脚板的相对应位置设有长轴方向相互垂直的椭圆孔,并通过连接件穿过固定,以使顶板与柱脚板在相对固定之前可发生横向、纵向的相对位移;第二安装件包含底板和连接于该底板的内筒,所述底板通过固定装置固定于桩顶;所述外筒上设置至少2组上下分布的外筒孔组,所述内筒上设置至少1组上下分布的内筒孔组,所述外筒套设于内筒外,通过固定件穿过其中1组外筒孔组和其中1组内筒孔组将第一、第二安装件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外筒上设置12个外筒孔,其组成3组外筒孔组,4个均匀分布于同一圆周上的第一外筒孔为一组,4个均匀分布于同一圆周上的第二外筒孔为一组,该第二外筒孔相对于第一外筒孔向沿外筒轴向上偏移距离为n,4个均匀分布于同一圆周上的第三外筒孔为一组,该第三外筒孔相对于第一外筒孔沿外筒轴向下偏移距离为n;所内筒上设置12个内筒孔,其组成3组内筒孔组,4个均匀分布于同一圆周上的第一内筒孔为一组,4个均匀分布于同一圆周上的第二内筒孔为一组,该第二内筒孔相对于第一内筒孔沿内筒轴向上偏移距离为m,4个均匀分布于同一圆周上的第三内筒孔为一组,该第三内筒孔相对于第一内筒孔沿内筒轴向下偏移距离为m;所述12个外筒孔、12个内筒孔均沿30°圆周均匀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内筒孔的上部区域增加一组内筒孔,其为4个均匀分布于同一圆周上的第四内筒孔,其相对于第二内筒孔沿内筒轴向上偏移距离为m,且其与第三内筒孔的位置沿内筒轴方向上下对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3886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方便短料传输的锯床
- 下一篇:一种麻醉机用麻醉气体回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