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中央处理器的温度调节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39799.2 | 申请日: | 2020-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869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廖建尚;林晓辉;蔡立椿;杜锋;彭晓君;许建淦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6F1/20 | 分类号: | G06F1/2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黄国亮 |
地址: | 510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中央处理器 温度 调节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中央处理器的温度调节系统,包括微处理器、看门狗、温度传感器、第一开关按键、第二开关按键、第一LED灯、第二LED、继电器模块和风扇,所述微处理器分别与看门狗、温度传感器、第一开关按键、第二开关按键、第一LED灯、第二LED和继电器模块连接,所述继电器模块和风扇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采集中央处理器的温度,所述风扇用于为中央处理器降温,所述微处理器的型号为CC2530。本实用新型基于CC2530提供一种可独立于中央处理器的温度调节系统,该温度调节系统的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可广泛应用于温度调节技术领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温度调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中央处理器的温度调节系统。
背景技术
中央处理器(简称CPU)作为计算机系统的运算和控制核心,在运算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量,为了保证CPU能够稳定正常的工作,需要实时保证CPU工作环境的稳定。CPU环境工作稳定有几方面要素,除了最基本的供电保证之外,CPU在工作时本身也会发热,运算量越大,发热量越大,因此对CPU的温度调节也是重要环节。现有对中央处理器进行降温的设备都是标准化的设备,比如电脑主机上的降温系统,这种降温系统需要与主机进行连接,限制了降温系统的使用范围。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用于中央处理器的温度调节系统。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中央处理器的温度调节系统,包括微处理器、看门狗、温度传感器、第一开关按键、第二开关按键、第一LED灯、第二LED、继电器模块和风扇,所述微处理器分别与看门狗、温度传感器、第一开关按键、第二开关按键、第一LED灯、第二LED和继电器模块连接,所述继电器模块和风扇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采集中央处理器的温度,所述风扇用于为中央处理器降温,所述微处理器的型号为CC2530。
进一步,还包括第一电阻,所述微处理器的P1_2引脚通过第一电阻连接至电源,所述微处理器的P1_2引脚与第一开关按键的第一引脚连接,所述第一开关按键的第二引脚接地。
进一步,还包括第二电阻和第三电阻;
所述微处理器的P1_0引脚与第一LED灯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一LED灯的正极通过第二电阻连接至电源,所述微处理器的P1_1引脚与第二LED灯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LED灯的正极通过第三电阻连接至电源。
进一步,所述继电器模块包括继电器、PNP型双极型晶体管、NPN型双极型晶体管、第四电阻、第五电阻和第六电阻;
所述微处理器的P0_7引脚通过第四电阻与PNP型双极型晶体管的基极连接,所述PNP型双极型晶体管的发射极连接至电源,所述PNP型双极型晶体管的集电极通过第五电阻与NPN型双极型晶体管的基极连接,所述NPN型双极型晶体管的基极通过第六电阻接地,所述NPN型双极型晶体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NPN型双极型晶体管的集电极与继电器的第一引脚连接,所述继电器的第二引脚连接至电源,所述继电器的第三引脚与风扇连接,所述继电器的第四引脚接地。
进一步,所述温度传感器为热敏电阻。
进一步,所述温度传感器采用型号为DS18B20的温度传感器。
进一步,还包括上位机,所述上位机通过串口与微处理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397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用于标准机柜安装的报警主机设备
- 下一篇:导光组件、机壳及移动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