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烟气污染物深度脱除的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39839.3 | 申请日: | 2020-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190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宦宣州;王少亮;余昭;李楠;孙叶柱;萧云志;牛拥军;雷鸣;李兴华;余福胜;王定帮;刘海培;郭浩然;孟令海;何仰朋;石振晶;邹乔;吴晓龙;王韶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安西热锅炉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50;B01D53/14;B01D50/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房鑫 |
地址: | 10003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烟气 污染物 深度 脱除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烟气污染物深度脱除的系统,吸收塔内自上到下依次设置有除雾器、工艺水喷雾层、滤液水超细喷雾层、碱液喷雾层、浆液喷淋层、托盘及浆液池,吸收塔的顶部设置有烟气出口,浆液池的出口经浆液循环泵与浆液喷淋层的入口相连通,工艺水箱的出口与工艺水喷雾层的入口相连通,滤液水箱的出口与滤液水超细喷雾层的入口相连通,生石灰仓底部的漏料口与氢氧化钙溶液制备罐的入口相连通,氢氧化钙溶液制备罐的出水口与碱液喷雾层的入口相连通,该系统能够大幅提升湿法脱硫协同脱除粉尘的能力,降低吸收塔内的液气比及除雾器的冲洗频率,占地面积小,且能够避免出口烟气携带石膏,同时冲洗水量较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环保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烟气污染物深度脱除的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环保技术的进步,脱硫技术应用到更多的化石能源燃烧的工业废气中,以减少废气中二氧化硫的排放。湿法脱硫工艺为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脱硫技术,该工艺利用液体脱硫剂对烟气中的二氧化硫进行脱除。
典型的湿法脱硫工艺利用石灰石为脱硫剂,其主要设备为吸收塔,烟气从吸收塔中部进入吸收塔,分别经过托盘、喷淋层、除雾器等脱除设备。在吸收塔中,烟气与脱硫剂逆流接触,在塔内进行吸收反应生成 CaSO3,对吸收塔内的亚硫酸钙再进行强制氧化反应生成CaSO4,最后石膏过饱和溶液结晶,得到脱硫副产品石膏(CaSO4·2H2O)经吸收塔洗涤后的净烟气通过吸收塔顶部除雾器,以除去脱硫后烟气带出的细小液滴,再经净烟道排入大气。
由于湿法脱硫工艺的自身特性,其不仅能有效脱除二氧化硫,也对烟气中的粉尘有一定的脱除能力。目前,在湿法脱硫系统的实际运行过程中普遍只考虑其工艺对二氧化硫的脱除,未深入考虑其设备对粉尘的协同脱除能力。由于改造和运行情况差异较大,目前湿法脱硫系统普遍存在以下问题:①系统庞杂,设备体积大,导致系统占地面积大;②液气比过大,导致能耗较高;③未充分开发和利用其系统对协同治理粉尘的能力;④出口烟气携带石膏,导致烟囱排口出现石膏雨现象;⑤除雾器等设备冲洗水量过大,导致脱硫系统工艺水消耗量大。
湿法脱硫作为一个较为成熟的脱硫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若能对湿法脱硫工艺进行更进一步的优化改造,使其具有更高脱硫效率的同时,提升其协同除尘的能力,并进一步降低运行电耗和各项物料消耗,将会为环境保护做出更大贡献,并为生产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烟气污染物深度脱除的系统,该系统能够大幅提升湿法脱硫协同脱除粉尘的能力,降低吸收塔内的液气比及除雾器的冲洗频率,占地面积小,且能够避免出口烟气携带石膏,同时冲洗水量较少。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烟气污染物深度脱除的系统包括吸收塔,其中,吸收塔内自上到下依次设置有除雾器、工艺水喷雾层、滤液水超细喷雾层、碱液喷雾层、浆液喷淋层、托盘及浆液池,吸收塔的顶部设置有烟气出口,浆液池的出口经浆液循环泵与浆液喷淋层的入口相连通,工艺水箱的出口与工艺水喷雾层的入口相连通,滤液水箱的出口与滤液水超细喷雾层的入口相连通,生石灰仓底部的漏料口与氢氧化钙溶液制备罐的入口相连通,氢氧化钙溶液制备罐的出水口与碱液喷雾层的入口相连通;
吸收塔的侧面设置有烟气入口,其中,烟气入口位于浆液池与托盘之间。
工艺水箱的出口通过工艺水循环泵与工艺水喷雾层的入口相连通。
滤液水箱的出口通过滤液水循环泵与滤液水超细喷雾层的入口相连通。
氢氧化钙溶液制备罐的出水口经碱液循环泵与碱液喷雾层的入口相连通。
碱液喷雾层中单个喷嘴的流量为3m3/h-5m3/h,喷淋角度为90°-120°,覆盖率为100%-1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安西热锅炉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安西热锅炉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3983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湿法脱硫提效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六菱形填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