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阀杆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40069.4 | 申请日: | 2020-04-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033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发明(设计)人: | 李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利特盛阀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31/44 | 分类号: | F16K31/44;F16K3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1329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接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阀杆连接结构,包括阀门阀杆结构和阀杆安全结构,所述阀门阀杆结构包括阀杆主杆和阀杆控制盘,所述阀杆控制盘卡合固定在阀杆主杆的顶端,且阀杆控制盘和阀杆主杆之间设置有阀杆安全结构,所述阀杆主杆的底端设置有阀杆连接底座,所述阀杆连接底座的底端设置有阀杆密封圈,本实用新型的阀杆控制盘和阀杆主杆之间设置有阀杆安全结构,通过调节阀杆安全结构中的阀杆模式调节柱的高度,即可转换阀杆控制盘的模式,在安全模式下需要向下压阀杆控制盘才能控制阀门的闭合与打开,在常规模式下直接转动阀杆控制盘即可控制阀门的闭合与打开,可以避免儿童误触阀杆控制盘,安全性更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阀门阀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阀杆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阀杆是阀门重要部件,用于传动,上接执行机构或者手柄,下面直接带动阀芯移动或转动,以实现阀门开关或者调节作用。
然而现有的阀杆在控制阀门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因素,现有的阀杆在使用时:阀杆顶端设置的控制把手直接和阀杆栓接或焊接固定,没有安全模式,直接转动把手就会打开阀门,不能很好的避免儿童转动把手,防护作用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阀杆连接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阀杆连接结构,包括阀门阀杆结构和阀杆安全结构,所述阀门阀杆结构包括阀杆主杆和阀杆控制盘,所述阀杆控制盘卡合固定在阀杆主杆的顶端,且阀杆控制盘和阀杆主杆之间设置有阀杆安全结构,所述阀杆主杆的底端设置有阀杆连接底座,所述阀杆连接底座的底端设置有阀杆密封圈,所述阀杆密封圈和阀杆连接底座通过卡合固定。
优选的,所述阀杆安全结构包括阀杆模式调节柱和调节柱固定室,所述调节柱固定室开设在阀杆主杆的顶端,且调节柱固定室的内部设置有控制盘复位弹簧,所述阀杆模式调节柱设置在调节柱固定室的内部,且阀杆模式调节柱和调节柱固定室通过螺纹旋合固定,所述阀杆模式调节柱的中心开设有升降杆限位室,且阀杆模式调节柱对应升降杆限位室的位置嵌入有控制盘升降杆,所述控制盘升降杆的顶端贯穿阀杆控制盘的中心,且控制盘升降杆的顶端栓接有升降杆固定螺帽,所述控制盘升降杆和阀杆控制盘通过升降杆固定螺帽固定连接,所述阀杆控制盘的底端开设有升降杆螺孔,且阀杆控制盘对应升降杆螺孔的顶端开设有调节柱卡槽,所述阀杆模式调节柱的外侧栓接有调节柱固定螺帽,且阀杆模式调节柱和阀杆主杆通过调节柱固定螺帽卡合固定。
优选的,所述阀杆模式调节柱为两段式结构,顶端为长方体底端为圆柱体,且长方体的对角线的长度等于圆柱体的直径,所述调节柱卡槽的内径尺寸和阀杆模式调节柱顶端的长方体尺寸吻合。
优选的,所述阀杆控制盘处于安全模式时处于阀杆模式调节柱的上方,所述阀杆控制盘处于正常模式时卡合在阀杆模式调节柱的顶端。
优选的,所述调节柱固定螺帽和阀杆模式调节柱通过螺纹旋合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阀杆控制盘和阀杆主杆之间设置有阀杆安全结构,通过调节阀杆安全结构中的阀杆模式调节柱的高度,即可转换阀杆控制盘的模式,在安全模式下需要向下压阀杆控制盘才能控制阀门的闭合与打开,在常规模式下直接转动阀杆控制盘即可控制阀门的闭合与打开,可以避免儿童误触阀杆控制盘,安全性更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阀杆模式调节柱和阀杆主杆固定方式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阀杆模式调节柱和阀杆控制盘连接方式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阀杆控制盘底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阀杆主杆局部竖剖面正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利特盛阀门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利特盛阀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4006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