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三角铣刀粒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40250.5 | 申请日: | 2020-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197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发明(设计)人: | 吴利元;晏卫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吉鑫五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C5/00 | 分类号: | B23C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杨文科 |
地址: | 52385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角 铣刀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铣刀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三角铣刀粒,其技术要点在于,所述铣刀粒的横截面为三角形状,所述铣刀粒整体呈三棱台状,三棱台状的铣刀粒包括一个前刀面、一个安装面以及三个切削面,三个所述切削面与所述前刀面的面夹角均为α角,α角为75°‑80°。本实用新型由于铣刀粒不是采用螺栓固定的方式安装在刀体上,所以其大小不收到螺栓大小的限制,可以制作成较小的样式,适用于更加精细化的洗削加工中,而前刀面可以设置凸台,凸台有助于刀体上设置压紧装置将铣刀粒压紧在刀体上的安装位上,且设置圆弧状的刀尖,使得洗削加工中能形成较大的正前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铣刀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三角铣刀粒。
背景技术
铣刀是用于铣削加工的、具有一个或多个刀齿的旋转刀具,用于切去工件的余量。铣刀的工作原理与车刀不同,铣刀主要将刀体高速旋转,带动切削刃对工件加工,而车刀的工作原理则是工件旋转,车刀的切削刃完成对工件的加工,铣刀主要用于在铣床上加工平面、台阶、沟槽、成形表面和切断工件等。
铣刀主要两种,一种是刀体和刀头一体设置的样式,切削刃设置在刀头上,例如专利公开号为CN106270690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的即为这种样式的铣刀。另一种样式包括铣刀粒、刀体和锁紧机构,铣刀粒安装在刀体上,锁紧机构用于将铣刀粒锁紧在刀体上,例如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105142833B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的即为这种样式的铣刀。
铣刀粒的种类多种多样,常见的铣刀粒形状有正方形、长方形、普通平行四边形、棱形、圆形和三角形,此外还有一些异形的刀粒。现有技术中的刀粒均是通过螺栓锁紧在刀体上的,例如CN209157165U、CN209157164U、CN209157159U、CN209157157U、CN209239086U、CN209157161U、CN209157160U、CN209239085U、CN209189821U、CN209157162U等专利公开的技术方案,均是通过螺栓将刀粒锁紧在刀体上。
众所周知,尺寸较小铣刀粒可以应用于更加精细的洗削加工中,但是,螺栓锁紧的固定方式大大限制的铣刀往更小的方向发展,这主要是螺栓自身尺寸限制的原因,铣刀粒是无法做成比螺栓更小的尺寸,否则螺栓就不可能将铣刀粒固定在刀体上。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三角铣刀粒,不需要使用螺栓紧固即可紧固在刀体上,尺寸可以加工到更小,适应于更加精细的洗削加工。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三角铣刀粒,其特征在于:所述铣刀粒的横截面为三角形状,所述铣刀粒整体呈三棱台状,三棱台状的铣刀粒包括一个前刀面、一个安装面以及三个切削面,三个所述切削面与所述前刀面的面夹角均为α角,α角为75°-8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前刀面和切削面形成一个倾斜的夹角使得该种刀粒安装在刀体上的安装位时不易脱落,尤其是在沿着切削面法线方向无法移动。且三棱台状的刀粒在铣削加工时,由于被切削的工件给予刀粒一个朝向刀体方向的力,加上α角的作用,所以刀粒会与刀体更加紧固地抵接在一起。这样一种结构的刀粒,由于不需要使用螺栓即可将刀粒固定在刀体上,所以尺寸能够做到更小,便于刀具进行精细化加工。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α角为78°。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铣刀粒包括三个刀尖和三个切削刃,两个相邻的切削面与前刀面交汇形成的位置即为刀尖,位于前刀面的三条棱边即为切削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刀尖用于洗削加工,三个刀尖的结构设计可以使得某一个刀尖磨损后,可以使用另外两个刀尖来洗削。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刀尖为圆弧状,该圆弧的圆周角为β角,β角为115°-1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吉鑫五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吉鑫五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4025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