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盾构施工的连续式注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40867.7 | 申请日: | 2020-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288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发明(设计)人: | 张自光;覃泽宏;曹广勇;耿坤;亓培先;蔡虹;马奎;安刚健;黄景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四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安徽建筑大学;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10 | 分类号: | E21D11/10 |
代理公司: | 济南恒标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91 | 代理人: | 伯朝矩 |
地址: | 23004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盾构 施工 连续 式注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盾构施工的连续式注浆装置,涉及盾构施工技术领域,包括浆料罐,还包括送浆机构、回流机构、清洗机构以及位于浆料罐下端的第一下料泵和第二下料泵,回流机构包括位于第一出料管下端连通的第一回流管以及位于第二出料管下端连通的第二回流管,清洗机构包括位于浆料罐上端一侧面连通的清洗口,浆料罐的内部设置有由上往下呈螺旋形且向内凹陷的导流槽。本实用新型采用双重送料设计,可以提高浆料的输送速度以及输送量,也能避免传统单独送料时,出现管道堵塞或设备故障需要停止注浆的问题,提高了浆料输送的连续性,采用回流机构的设计,避免在停止注浆时,浆液滞留在管道内发生沉淀或凝浆的现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盾构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盾构施工的连续式注浆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盾构施工过程中,在注浆时,管道易堵塞,无法实现连续注浆作业,而且在注浆过程中,会出现间断性停止注浆,在停止注浆期间,若是处理不好,容易使浆液在管道内沉淀,影响注浆效果,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用于盾构施工的连续式注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盾构施工的连续式注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盾构施工的连续式注浆装置,包括浆料罐,还包括送浆机构、回流机构、清洗机构以及位于浆料罐下端的第一下料泵和第二下料泵;
所述送浆机构包括位于第一下料泵的输出端通过管道连通的第一送料泵,所述第二下料泵的输出端通过管道连通有第二送料泵,所述第一送料泵的输出端连通有第一出料管,所述第二送料泵的输出端连通有第二出料管;
所述回流机构包括位于第一出料管下端连通的第一回流管以及位于第二出料管下端连通的第二回流管;
所述清洗机构包括位于浆料罐上端一侧面连通的清洗口,所述浆料罐的内部设置有由上往下呈螺旋形且向内凹陷的导流槽;
所述浆料罐包括搅拌电机、搅拌桨、进料管和出料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浆料罐的顶端中部设置有搅拌电机,且浆料罐的内部对应搅拌电机的位置安装有搅拌桨,所述搅拌桨的一端贯穿浆料罐的顶部与搅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浆料罐的顶部靠近搅拌电机的一侧连通有进料管,且浆料罐的内部底端连通第一下料泵和第二下料泵的位置处均设置有出料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清洗口的一端贯穿浆料罐与导流槽的一端相对应,且清洗口呈弧形设计且与浆料罐之间的夹角小于四十五度,所述清洗口的另一端连通有清洗水泵。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送料泵与第一出料管之间位于第一回流管和第一出料管的连接处外侧设置有第一出料阀,所述第二送料泵和第二出料管之间位于第二回流管和第二出料管的连接处外侧设置有第二出料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回流管与第一出料管之间设置有第一回流阀,所述第二回流管与第二出料管之间设置有第二回流阀,所述第一回流管和第二回流管之间设置有回流三通A,所述回流三通A的上端连接有进水阀,且回流三通A的另一端连接有主回流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回流管的一端通过第一回流阀与第一出料管贯通连接,所述第二回流管的一端通过第二回流阀与第二出料管贯通连接,所述第一回流管的另一端与第二回流管的另一端通过回流三通A贯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主回流管的另一端连通有回流三通B,所述回流三通B的上端连通有第三回流阀,且回流三通B的另一端连接有排料阀,所述第三回流阀的另一端通过管道连通于浆料罐的侧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四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安徽建筑大学;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四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安徽建筑大学;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4086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