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吸尘器的吸尘过滤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40976.9 | 申请日: | 2020-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507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5 |
发明(设计)人: | 汪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普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L9/16 | 分类号: | A47L9/16 |
代理公司: | 苏州翔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1 | 代理人: | 姚惠菱 |
地址: | 21513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尘器 吸尘 过滤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吸尘器的吸尘过滤机构,包括与吸尘通道连通的尘筒和设于所述尘筒内的旋风分离器,所述尘筒设有切向进风口,所述旋风分离器的外壁设有与所述切向进风口相接的螺旋导风通道。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吸尘器的吸尘过滤机构,通过设置切向进风口和螺旋导风通道,可以在风力微小的情况下,实现较好的旋风分离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吸尘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吸尘器的吸尘过滤机构。
背景技术
吸尘器通过气流发生器在内部产生负压,将灰尘连通空气一起吸入尘筒和旋风分离器之间,空气绕旋风分离器旋转,灰尘被收集在尘筒内,干净气流排出。现有的吸尘器需要较大的吸力才能产生旋风分离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较小吸力下也可以产生旋风分离效果的吸尘器的吸尘过滤机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吸尘器的吸尘过滤机构,包括与吸尘通道连通的尘筒和设于所述尘筒内的旋风分离器,所述尘筒设有切向进风口,所述旋风分离器的外壁设有与所述切向进风口相接的螺旋导风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切向进风口设有挡尘片,所述挡尘片通过转轴可转动的连接于所述尘筒的侧壁上,所述转轴上设有扭簧,所述扭簧的复位作用力驱动所述挡尘片关闭所述切向进风口,吸尘过滤机构的吸力克服所述扭簧的复位作用力驱动所述挡尘片打开所述切向进风口。
进一步的,所述吸尘过滤机构设于地刷头上,所述地刷头包括壳体和起尘吸入机构,所述起尘吸入机构和所述吸尘过滤机构安装于所述壳体上。
进一步的,所述吸尘过滤机构集成为一个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起尘吸入机构和所述吸尘过滤机构前后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起尘吸入机构包括滚刷室和设于所述滚刷室吸尘口的滚刷。
进一步的,所述起尘吸入机构和所述吸尘过滤机构共用电池包。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吸尘器的吸尘过滤机构,通过设置切向进风口和螺旋导风通道,可以在风力微小的情况下,实现较好的旋风分离效果;
2)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吸尘器的吸尘过滤机构,通过设置挡尘片,防止尘筒中的灰尘倒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吸尘过滤机构的尘筒和旋风过滤器的主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吸尘过滤机构的尘筒和旋风过滤器的俯视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吸尘过滤机构的侧视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吸尘器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吸尘器的仰视图。
其中,10、尘筒;11、切向进风口;12、挡尘片;20、旋风过滤器;21、螺旋导风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1至图5,如其中的图例所示,一种吸尘器的吸尘过滤机构,包括与吸尘通道连通的尘筒10和设于尘筒10内的旋风分离器20,尘筒10设有切向进风口11,旋风分离器20的外壁设有与切向进风口11相接的螺旋导风通道21。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实施方式,切向进风口11设有挡尘片12,挡尘片12通过转轴可转动的连接于尘筒10的侧壁上,转轴上设有扭簧,扭簧的复位作用力驱动挡尘片12关闭切向进风口11,吸尘过滤机构的吸力克服扭簧的复位作用力驱动挡尘片12打开切向进风口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普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普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4097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地刷吸尘器的旋转接头
- 下一篇:阴茎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