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缓震抗扭鞋底及鞋子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42315.X | 申请日: | 2020-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107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奚著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奚著铭 |
主分类号: | A43B13/18 | 分类号: | A43B13/18;A43B1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嘉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87 | 代理人: | 杨超 |
地址: | 100048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缓震抗扭 鞋底 鞋子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鞋类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缓震抗扭鞋底及鞋子,缓震抗扭鞋底包括鞋底本体、支撑片、上层夹板、下层夹板以及缓震单元;支撑片至少设于鞋底本体的前脚掌外侧表面;上层夹板设于鞋底本体内部且靠近鞋底本体的上表面,下层夹板设于鞋底本体内部且靠近鞋底本体的下表面,且上层夹板和下层夹板之间形成至少一个容置区;缓震单元设于容置区。支撑片的设置有效增加了鞋子的抗扭性,降低了运动过程中受伤的概率,延长了鞋子的使用周期;缓震单元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调整,不仅确保用户在运动过程中更加舒适,而且能达到更佳的运动效果;支撑片与缓震单元的结合使用,可以在有效保护脚部的基础上达到更好的运动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鞋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缓震抗扭鞋底及鞋子。
背景技术
鞋子是当代人们的生活必需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鞋子各个方面的性能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人们会根据各自的爱好或者目的选择购买所需的鞋子,催生了鞋类市场日趋繁荣。
由于运动的需要,男士对运动鞋,特别是球类运动鞋的需求与日俱增,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市场上动运鞋种类繁多,许多鞋子的支撑性与稳定性并不强,在运动过程中鞋子可能会出现缓震效果过大、过小、或者由于剧烈运动鞋子容易变形等现象,例如中底过软、中底外侧支撑不足等都会造成脚部的不稳定,增加了运动过程中受伤的几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缓震抗扭鞋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鞋子的缓震效果和抗扭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缓震抗扭鞋底,所述缓震抗扭鞋底包括鞋底本体、支撑片、上层夹板、下层夹板以及缓震单元;
所述支撑片至少设于所述鞋底本体的前脚掌外侧表面;
所述上层夹板设于所述鞋底本体内部且靠近所述鞋底本体的上表面,所述下层夹板设于所述鞋底本体内部且靠近所述鞋底本体的下表面,且所述上层夹板和所述下层夹板之间形成至少一个容置区;
所述缓震单元设于所述容置区。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缓震抗扭鞋底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开合部;
所述第一开合部设于所述鞋底本体的前脚掌内侧或后脚掌内侧且可相对所述鞋底本体开合,所述第一开合部与所述容置区相贯通;
所述缓震单元通过所述第一开合部放置于所述容置区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片呈H形,包括第一支撑片、第二支撑片和第三支撑片;
所述第一支撑片和所述第二支撑片通过所述第三支撑片连接;
所述第一支撑片设于所述鞋底本体内侧,所述第二支撑片设于所述鞋底本体外侧,所述第三支撑片设于所述鞋底本体内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缓震抗扭鞋底还包括至少一个嵌合单元;
所述嵌合单元可拆卸容置于所述容置区中,且所述缓震单元设于所述嵌合单元中。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缓震抗扭鞋底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开合部;
所述第二开合部设于所述鞋底本体的前脚掌底面或后脚掌底面,且可相对所述鞋底本体开合,所述第二开合部与所述容置区相贯通;
所述缓震单元通过所述第二开合部放置于所述容置区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鞋底本体的上表面和所述上层夹板开设有用于取放所述缓震单元的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容置区贯通;
所述缓震抗扭鞋底还包括鞋垫,所述鞋垫朝向所述鞋底本体的一侧表面设有与所述通孔尺寸相匹配的凸起部,所述鞋垫设于所述鞋底本体的表面,所述凸起部容置于所述通孔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奚著铭,未经奚著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4231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