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小汽轮机推力瓦温元件防渗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42989.X | 申请日: | 2020-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511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郭光强;徐健;李鹏飞;池向阳;陈煊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大唐国际宁德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33/04 | 分类号: | F16C33/04;F16C35/00;F01D25/00;F01D21/0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东方专利事务所 23118 | 代理人: | 陈晓光 |
地址: | 352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轮机 推力 元件 防渗 装置 | ||
一种小汽轮机推力瓦温元件防渗油装置。现有技术在缸壁外部有连接蛇皮管的接头,接头内有通过延长导线的胶塞,旋紧接头挤压胶塞,胶塞易受小机润滑油及油温的影响,极易硬化。本实用新型组成包括:密封装置(1),密封装置包括一组阻漏装置(3),阻漏装置分别安装在上连接体(7)的端面上,上连接体通过螺栓与下连接体(8)连接,下连接体端部具有连接螺纹(9),并与前轴承箱缸壁(4)通过螺纹连接,导线(2)从阻漏装置内穿出并依次穿过下连接体、前轴承箱缸壁,阻漏装置包括卡套螺丝(5),卡套螺丝通过螺纹连接在上连接体的螺孔内,螺孔内安装有胶塞(6)并与卡套螺丝的端面贴合。本发明用于小汽轮机推力瓦温元件防渗油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火力发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汽轮机推力瓦温元件防渗油装置。
背景技术:
小机推力瓦温度元件是小汽轮机推力瓦温度高主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监视小汽轮机的工作情况,其安装在小机前轴承箱内推力瓦块上,为了实现推力瓦温度测量的远传,主要靠延长导线穿出小机前轴承箱缸壁与DCS系统卡件进行通讯;
原小汽轮机前轴承箱缸壁上设计一个Ф37x1.5的螺纹孔,在缸壁外部设计有一个用于连接蛇皮管的接头,推力瓦等测点的温度元件延长导线通过螺纹孔穿出前轴承箱,为了防止延长导线穿过前轴承箱壁时漏油,接头内设计了可以通过7根延长导线的胶塞,通过旋紧接头挤压胶塞,从而阻碍前轴承箱内润滑油顺着延长导线漏出;但胶塞易受小机润滑油以及油温的影响,极易硬化,失去原有的密封作用,由于机组运行时无法进行更换,遇到此类现象都是采用“587胶+接油盒”方式解决,但是这种方式耗费的人力比较大,需要定期进行倒油,费油的处理也是比较棘手的问题,每年因漏油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上万元;另外温度元件的延长导线由于受安装工艺或者油的冲刷影响,造成外部包裹的绝缘皮破损,润滑油经常通过元件内毛细线往外渗油,造成槽盒、接线端子排等油渍严重,由于小机推力瓦温度是主保护测点,工作风险系数较大,每年因为接线端子排油渍严重导致的缺陷数量至少10起,这种缺陷平时只能治标不能根治,只能在小机有检修时吊转子才能完成温度元件的更换,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从上面可以看出来,小汽轮机推力瓦温度元件渗油的原因主要有两种原因,第一种由于出线孔密封不佳造成的,通过元件的表皮往外渗漏,这种治理一般都是在外部街头上涂587胶进行密封,但是这种方式并不保险,而且美观度不足,特别是检修时都需要先把蓝胶挖掉,处理比较麻烦,工作量较大;第二种主要是通过元件内毛细线往外渗油,虽然汽机内压力比较小,但是由于长时间慢慢渗漏日积月累容易产生虹吸现象,这种渗漏情况短期内不宜被发现,治理也非常困难;随着环境保护以及安全生产要求的提高,火力发电厂已经开始改变原来粗放型的生产方式,注重火电厂设备的安全文明生产工作,大力开展漏油、漏水、漏气、漏粉等方面的治理工作。很多设备原有的设计无法满足现实设备防渗漏的要求,致使火电厂现场文明生产工作治理工作量大,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降低;
综上所述,迫切需要设计一种新的小汽轮机推力瓦温元件防渗油装置来解决小机推力瓦温度元件渗油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小汽轮机推力瓦温元件防渗油装置,解决小汽轮机在瓦温元件渗油的问题。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小汽轮机推力瓦温元件防渗油装置,其组成包括:密封装置,所述的密封装置包括一组阻漏装置,所述的阻漏装置分别安装在上连接体的端面上,所述的上连接体通过螺栓与下连接体连接,所述的下连接体端部具有连接螺纹,并与前轴承箱缸壁通过螺纹连接,导线从阻漏装置内穿出并依次穿过下连接体、前轴承箱缸壁,所述的阻漏装置包括卡套螺丝,所述的卡套螺丝通过螺纹连接在上连接体的螺孔内,所述的螺孔内安装有胶塞并与卡套螺丝的端面贴合。
所述的小汽轮机推力瓦温元件防渗油装置,所述的导线是温度元件补偿导线,将其一段延长导线做成铠装结构,所述的胶塞内孔中放置所述的导线的铠装结构,一组所述的阻漏装置数量为7个,以圆周均匀布置6个,中间位置布置1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大唐国际宁德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福建大唐国际宁德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4298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