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电炉电极的循环降温水管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44566.1 | 申请日: | 2020-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131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王惠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惠民 |
主分类号: | H05B7/12 | 分类号: | H05B7/12 |
代理公司: | 郑州意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38 | 代理人: | 韩晓莉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电炉 电极 循环 降温 水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电炉电极的循环降温水管,包括管体A和管体B,所述的管体A和管体B连接在一起,所述的管体A为金属管,所述的管体B为绝缘管,所述的管体A和管体B通过连接头连接在一起,所述的连接头由内管体、外管体和固定环构成,所述的外管体左端长度小于内管体,所述的外管体内侧设置有防脱槽,所述的防脱槽对应的内管体外侧设置有弧形槽,所述的弧形槽内安装有密封圈,所述的内管体左端外侧设置有扁平槽,所述的管体B外侧对应扁平槽的位置安装有锁紧环。总体上,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快捷,保证对电炉电极和护臂优良的降温效果,大大提高电炉电极降温水管的安全性,具有极高的使用价值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冶炼电炉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循环水管,特别是一种用于电炉电极的循环降温水管。
背景技术
电炉相对于传统燃料炉具有物料加热快、加热温度高、生产过程较容易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能源利用率和热效率高、更加环保有利于缓解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炉的功率和加热温度不断提高,高功率、高频率、高温电炉得到了极大的推广应用。
目前,现有的电炉电极和护臂降温用的主要是金属水管,传热效率较好,但是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电炉温度较高,电极上的电流较大,降温水管极易发生损坏,发生电极和护臂损坏现象,从而引发降温水管漏电伤人等问题,具有较大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电炉电极的循环降温水管,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能够有效解决电极和护臂使用金属管降温极易发生漏电伤人的问题,具有极高的使用价值。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电炉电极的循环降温水管,包括管体A和管体B,所述的管体A和管体B连接在一起,所述的管体A为金属管,所述的管体B为绝缘管。
所述的管体A和管体B通过法兰连接在一起,所述的管体A上的法兰与管体A的材质相同,所述的管体B上的法兰与管体B的材质相同。
所述的管体A和管体B通过连接头连接在一起。
所述的连接头由内管体、外管体和固定环构成,所述的外管体右端通过固定环与内管体同轴固定在内管体外侧,所述的内管体右端与管体A一体固定连接,所述的管体B从内管体左端套装在内管体和外管体之间。
所述的外管体左端长度小于内管体,所述的外管体内侧设置有防脱槽,所述的防脱槽对应的内管体外侧设置有弧形槽,所述的弧形槽内安装有密封圈,所述的内管体左端外侧设置有扁平槽,所述的管体B外侧对应扁平槽的位置安装有锁紧环。
所述的管体B外侧设置有耐高温涂层,所述的管体A为不锈钢管,所述的管体B为塑料管。
所述的管体B外侧设置有防溅套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惠民,未经王惠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4456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混凝土用养护箱
- 下一篇:一种便于收纳脖套的服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