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太阳能藻华原位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44849.6 | 申请日: | 2020-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5670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吕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欧保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00 | 分类号: | C02F3/00;H02J7/35 |
代理公司: | 上海汇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64 | 代理人: | 朱明福 |
地址: | 20000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太阳能 原位 控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资源处理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太阳能藻华原位控制装置,包括呈管状的生物栅,所述生物栅的顶端开口处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的上表面连接有浮体,所述浮体的外表面设置有多个进水通道,且所述进水通道与所述生物栅内部连通,所述浮体内还设置有驱动机构,且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生物栅移动,所述浮体上设置有空腔,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直流电机,所述直流电机安装在所述空腔内,所述直流电机的输出端上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贯穿所述空腔的底壁伸入所述生物栅内,且所述传动轴伸入所述生物栅内的一端连接有驱动叶轮。该太阳能藻华原位控制装置,实用性强,对环境无害,避免出现二次污染,且运行稳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资源处理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太阳能藻华原位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藻类种类繁多,目前已知的藻类有3万多种,在自然水体中广泛存在。藻类生长的三要素:营养物、温度、光照,只要这三要素满足条件,藻类在水中就会肆意繁殖,从而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存空间,同时产生毒害,对水体产生危害最常见的藻类有:蓝藻、裸藻、绿藻等,其中以蓝藻为最。
目前,蓝藻水华治理最直接有效的方式主要是打捞过滤,能够去除藻类,且也将污染源转移,但是能耗和成本较高,常用的生物治理方式为投加微生物,通过破坏藻类细胞功能达到抑制藻类目的,一旦超过时效,藻类又开始疯长,且适用范围较小,易造成二次污染,实用性较低。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太阳能藻华原位控制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太阳能藻华原位控制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太阳能藻华原位控制装置,包括呈管状的生物栅,所述生物栅的顶端开口处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的上表面连接有浮体,所述浮体的外表面设置有多个进水通道,且所述进水通道与所述生物栅内部连通,所述浮体内还设置有驱动机构,且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生物栅移动。
优选的,所述浮体上设置有空腔,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直流电机,所述直流电机安装在所述空腔内,所述直流电机的输出端上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贯穿所述空腔的底壁伸入所述生物栅内,且所述传动轴伸入所述生物栅内的一端连接有驱动叶轮。
优选的,所述浮体的上表面安装有太阳能光伏板,所述空腔内安装有控制器,且所述太阳能光伏板为所述直流电机和所述控制器进行供电,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直流电机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传动轴的轴心与所述生物栅的轴心位于同一竖直轴线上。
优选的,所述盖板上设置有通孔,且所述进水通道通过所述通孔与所述生物栅内部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太阳能藻华原位控制装置,驱动叶轮转动使得生物栅内部与外部之间的压差,将藻类通过进水通道自流入生物栅内进行分解,实用性强,且对环境无害,无需打捞和转移污染物,避免出现二次污染。
2.该太阳能藻华原位控制装置,利用太阳能光伏板为直流电机和控制器进行供电,节能环保,且运行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内部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内部结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生物栅工作状态水流变化示意图。
图中1、生物栅;11、盖板;12、通孔;2、驱动机构;21、直流电机;22、传动轴;23、驱动叶轮;3、太阳能光伏板;4、控制器;5、浮体;51、进水通道;52、空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欧保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欧保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4484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特种设备检验工具集成服装
- 下一篇:一种土建施工用围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