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吊顶新风换气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47343.0 | 申请日: | 2020-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229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余宝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御风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7/007 | 分类号: | F24F7/007;F24F11/74;F24F13/14;F24F13/20 |
代理公司: | 南京行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404 | 代理人: | 李晓 |
地址: | 211515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吊顶 新风 换气 | ||
1.一种吊顶新风换气机,包括新风换气机(100)、第一风机(400)和第二风机(500),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换气机(100)包括机壳(110),所述机壳(110)的左侧壁开设有新风进口(101)和污风出口(104),所述机壳(110)的右侧壁开设有新风出口(102)和污风进口(103),所述机壳(110)的内腔中部安装有变档挡板(130);
所述变档挡板(130)包括框架(600)为方形框架结构,所述框架(600)的内腔中部安装有窗柱(800),所述窗柱(800)的两侧均匀安装有叶片(700),所述窗柱(800)为方型空腔柱体结构,所述窗柱(800)的中部内腔安装有双头马达(810);
所述框架(600)上下两部的框体均匀设置有气压平衡阀(610),所述气压平衡阀(610)包括第一气槽(611)和第二气槽(612),且第一气槽(611)和第二气槽(612)呈对称状分别设置在框架(600)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气槽(611)和第二气槽(612)的内腔均安装有弹簧(613),所述弹簧(613)的外端安装有封片(614),所述第一气槽(611)的圆周外围均匀分布有第一气孔通道(601),所述第二气槽(612)的圆周外围均匀分布有第二气孔通道(6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顶新风换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10)为方形空腔壳体,所述机壳(110)的前后两壁均安装有检修门(111),所述机壳(110)的中部设置有隔板(120),所述隔板(120)和变档挡板(130)呈垂直相交状,且变档挡板(130)贯穿隔板(120)的中部,所述隔板(120)和变档挡板(130)将机壳(110)的内腔分隔为区块a(112)、区块b(113)、区块c(114)和区块d(1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吊顶新风换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进口(101)开设在区块a(112)的左侧壁上,所述第一风机(400)安装在新风进口(101)的内端口处,所述新风出口(102)开设在区块b(113)的右侧壁上,所述污风进口(103)开设在区块c(114)的右侧壁上,所述第二风机(500)安装在污风进口(103)的内端口处,所述污风出口(104)开设在区块d(115)的左侧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顶新风换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700)为百叶窗式叶片,所述叶片(700)的两端设置有铰接柱,所述叶片(700)两端的铰接柱分别与框架(600)的侧壁和窗柱(800)的侧壁相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吊顶新风换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700)与窗柱(800)侧壁相铰接的铰接柱端部焊接有槽轮(900),且槽轮(900)位于窗柱(800)内腔,中部所述叶片(700)焊接的槽轮(900)与双头马达(810)的输出端相连接,相邻两组所述槽轮(900)之间通过皮带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顶新风换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孔通道(601)和第二气孔通道(602)均为L型孔道,所述第一气孔通道(601)和第二气孔通道(602)相互间隔分布,所述第一气孔通道(601)的内端口与第二气槽(612)的内腔相连通,所述第二气孔通道(602)的内端口与第一气槽(611)的内腔相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御风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御风环境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4734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