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治污的高效膜生物反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47764.3 | 申请日: | 2020-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036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发明(设计)人: | 李海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彭文 |
主分类号: | C02F3/34 | 分类号: | C02F3/34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27 | 代理人: | 范钦正 |
地址: | 510095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治污 高效 生物 反应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治理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治污的高效膜生物反应装置,包括基架、反应膜和菌剂盒,基架为矩形框体,基架的两端设有浮辊,基架上还通过绳子连接有锚球,基架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承载框架,承载框架为立方体框架;本实用新型将承载框架和基架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承载框架可以相对于基架上下滑动,利用机架上的横杆作为载体,可以在上面安装反应膜和菌剂盒起到净化和治理的效果,当需要对菌剂盒或反应膜进行更换时,可以使承载框架底部的气囊充气,使承载框架漂浮到液面以上,这样的话就可以对液面以上的反应膜和菌剂盒进行相应的操作,大大降低了更换或添加菌剂的难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治理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治污的高效膜生物反应装置。
背景技术
申请号为CN201822267045.1的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治污的高效膜生物反应装置,能够改善污水和污泥的水质问题,膜装置能够将水体中的污染物同化为微生物分解代谢,水质改良剂能够有效消减污泥,使河道生态得到明显改善,但是由于需要定期将浸在水中菌剂盒添加菌剂,需要将一个个的菌剂盒固定结构解除,工作量大,且操作不便。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用于治污的高效膜生物反应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治污的高效膜生物反应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治污的高效膜生物反应装置,包括基架、反应膜和菌剂盒,所述基架为矩形框体,所述基架的两端设有浮辊,所述基架上还通过绳子连接有锚球,所述基架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承载框架,所述承载框架为立方体框架,所述承载框架的上端外沿设有横向向外延伸的限位块,所述承载框架的内侧设有呈上下两排分布的若干个平行布置的横杆,上下对应的两个所述横杆上绕设有所述反应膜,上下对应的两个所述横杆之间通过绳子连接有所述菌剂盒,所述反应膜和菌剂盒间隔分布,所述承载框架的底部设有气囊,所述气囊上连接有泵气管和排气管,所述泵气管和排气管均延伸至所述承载框架的上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横杆的两端设有燕尾块,所述承载框架的内壁设有燕尾槽,所述横杆滑动连接在所述承载框架的内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菌剂盒包括带孔盒体和盒盖,所述绳子一端绕设在所述带孔盒体或盒盖上,另一端绕设在所述横杆的外壁。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位于所述反应膜两侧的所述菌剂盒交错分布。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基架为木质材质,所述锚球为木质或泡沫材质,所述承载框架为塑料材质。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泵气管的顶端设有进气单向阀,所述排气管的顶端设有排气单向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相邻的两个所述反应膜之间的间距至少为十五厘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将承载框架和基架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承载框架可以相对于基架上下滑动,利用机架上的横杆作为载体,可以在上面安装反应膜和菌剂盒起到净化和治理的效果,当需要对菌剂盒或反应膜进行更换时,可以使承载框架底部的气囊充气,使承载框架漂浮到液面以上,这样的话就可以对液面以上的反应膜和菌剂盒进行相应的操作,大大降低了更换或添加菌剂的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用于治污的高效膜生物反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用于治污的高效膜生物反应装置中承载框架位于液面以下的示意图;
图3为一种用于治污的高效膜生物反应装置中承载框架位于液面以上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彭文,未经彭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4776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油性污泥烘干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承载力群桩的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