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承载力群桩的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47768.1 | 申请日: | 2020-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051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发明(设计)人: | 曹东;杨卫科;李芬;马晓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唐环境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3/00 | 分类号: | E02D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八月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43 | 代理人: | 李斌 |
地址: | 10009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承载力 固定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承载力群桩的固定装置,包括夹持机构和限定机构,且夹持机构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夹持机构活动连接在限定机构的外表面靠近上端位置,所述限定机构是由工形支撑柱、圆筒和圆柱组成,且圆柱固定安装在工形支撑柱的上端外表面靠近中间的位置,所述工形支撑柱的上端外表面靠近外环的位置开设有环槽,且圆筒的外表面下端部分活动连接在环槽的内部,所述圆筒的两侧外表面和前后外表面靠近下端的位置均开设有限定孔,四个所述限定孔的内部与夹持机构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该高承载力群桩的固定装置能够便于拆装和调节夹持口的方向,方便操作,可同时夹取多个桩柱,且减少桩柱的磨损,提高效率和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承载力群桩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承载力群桩的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当遇到不良地基时,很多大块式设备基础通常采用桩基础,其做法是在承台下设置群桩,即将大块式基础作为桩基的承台下设桩形成群桩基础。群桩与承台之间需要稳固连接,常用混凝土及其他粘黏性材料让其两者连接,以保证其整个台子的稳定性。
在实现本发明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没有得到解决:1.一般的桩柱固定装置,结构复杂,不便操作;2.一般的桩柱在固定粘粘时需要人工扶持,费时费力,另外使用其他较为坚固的夹持装置时,容易造成桩柱外表面的滑损。
为此,提出一种高承载力群桩的固定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承载力群桩的固定装置,该高承载力群桩的固定装置能够便于拆装和调节夹持口的方向,方便操作,可同时夹取多个桩柱,且减少桩柱的磨损,省时省力,提高效率和质量,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承载力群桩的固定装置,包括夹持机构和限定机构,且夹持机构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夹持机构活动连接在限定机构的外表面靠近上端位置,所述限定机构是由工形支撑柱、圆筒和圆柱组成,且圆柱固定安装在工形支撑柱的上端外表面靠近中间的位置,所述工形支撑柱的上端外表面靠近外环的位置开设有环槽,且圆筒的外表面下端部分活动连接在环槽的内部,所述圆筒的两侧外表面和前后外表面靠近下端的位置均开设有限定孔,四个所述限定孔的内部与夹持机构活动连接,所述夹持机构是由倒凹形限定框、倒T形活动柱、L形活动条、长条、倒直三角夹持块和软胶球,且软胶球的数量为若干,所述L形活动条、长条、倒直三角夹持块的数量均为两个,且呈左右对称,所述倒T形活动柱贯穿倒凹形限定框的内部靠近中间的位置直至其上端外表面,且倒T形活动柱的上端外表面贯穿限定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帽,两个所述长条分别活动连接在倒直三角夹持块与倒凹形限定框之间,两个所述L形活动条活动连接在倒T形活动柱与倒直三角夹持块之间。
该结构便于拆装,且可根据所需转动圆筒从而调整夹持机构夹持口的方向,便于使用,使用时,将桩柱放置在承桩台上,将该装置放置在桩与桩之间,掰开夹持机构两侧的倒直三角夹持块,其夹持口将桩柱限定住,一个夹持口对准一个桩柱,再松开倒直三角夹持块,两侧的软胶球紧贴桩柱,不仅可防止其滑动,也避免夹持口对桩柱的摩擦和损坏,桩柱被限定住,再用混凝土及其他材料将桩柱与其下端承桩台固定连接在一起,该结构操作简单,便于同时安装桩柱,节约时间,且减少桩柱外表面的损坏,较为实用。
优选的,所述圆筒的内径大于圆柱的直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倒T形活动柱的贯穿在圆筒的限定孔的内部,其与螺帽连接,再将圆筒放置在工形支撑柱的上端,圆筒位于圆柱的外圈。
优选的,所述倒凹形限定框的下端外表面靠近后端的位置安放在工形支撑柱的上端外表面靠近外环的位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圆筒下端卡进环槽的内部,夹持机构与限定机构限定在一起,工形支撑柱的上端外表面对夹持机构有一定的支撑。
优选的,所述倒T形活动柱的上端部分贯穿在限定孔,且倒T形活动柱上端部分的直径与限定孔的内径相吻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唐环境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大唐环境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4776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治污的高效膜生物反应装置
- 下一篇:一种土木建筑废料的回收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