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转印辊及印刷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49515.8 | 申请日: | 2020-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244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付鸿艺;杨占国;李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日技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F13/008 | 分类号: | B41F13/008;B41F13/10;B41F13/24;B41F13/34;B41F16/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1320 北京市顺义区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印辊 印刷机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转印辊及印刷机,转印辊包括本体、端板、印布、第一旋转轴和第二旋转轴;本体为圆柱形,在本体的表面上,设置有沿本体轴向延伸的凹槽,端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端板分别固定连接在本体轴向的两端;第一旋转轴和第二旋转轴均设置在凹槽之内,并且二者的轴线均与本体的轴线平行,第一旋转轴和第二旋转轴均可转动连接在端板上;印布包覆在本体除凹槽以外的表面上,并且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旋转轴和第二旋转轴上,使第一旋转轴和第二旋转轴能够通过旋转拉紧印布包覆在本体除凹槽以外的表面上的部分。本实用新型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能够避免印布出现松弛或脱落,使印刷效果得到保证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转印辊及印刷机。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印刷机在工业生产和人们生活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目前在印刷机大多是通过在转印辊上包覆印布,并通过印布将图案或文字印刷到印刷件上,在实际工作中,由于随着转印辊相对于印刷件的滚动,容易导致印布在转印辊上出现松弛或脱落的现象,进而影响印刷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的转印辊及印刷机,能够避免印布出现松弛或脱落,使印刷效果得到保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转印辊,包括本体、端板、印布、第一旋转轴和第二旋转轴;
所述本体为圆柱形,在所述本体的表面上,设置有沿所述本体轴向延伸的凹槽,所述端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端板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本体轴向的两端;
所述第一旋转轴和所述第二旋转轴均设置在所述凹槽之内,并且二者的轴线均与所述本体的轴线平行,所述第一旋转轴和所述第二旋转轴均可转动连接在所述端板上;
所述印布包覆在所述本体除所述凹槽以外的表面上,并且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旋转轴和所述第二旋转轴上,使所述第一旋转轴和所述第二旋转轴能够通过旋转拉紧所述印布包覆在所述本体除所述凹槽以外的表面上的部分。
较优地,在所述第一旋转轴上设置有沿轴向延伸的第一卡槽,在所述第二旋转轴上设置有沿轴向延伸的第二卡槽,所述印布的两端分别卡接在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第二卡槽之内。
较优地,还包括第一驱动装置;
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一旋转轴连接,用以驱动所述第一旋转轴转动。
较优地,还包括第一蜗轮和第一蜗杆,所述第一蜗轮与所述第一旋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和所述第一蜗杆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蜗轮和所述第一蜗杆啮合,所述第一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一蜗杆旋转,以通过所述第一蜗轮带动所述第一旋转轴转动。
较优地,还包括第二驱动装置;
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二旋转轴连接,用以驱动所述第二旋转轴转动。
较优地,还包括第二蜗轮和第二蜗杆,所述第二蜗轮与所述第二旋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和所述第二蜗杆传动连接,所述第二蜗轮和所述第二蜗杆啮合,所述第二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二蜗杆旋转,以通过所述第二蜗轮带动所述第二旋转轴转动。
一种印刷机,包括以上任意技术特征的转印辊。
本实用新型的印刷机滚筒,通过采用所述印布包覆在所述本体除所述凹槽以外的表面上,并且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旋转轴和所述第二旋转轴上,使所述第一旋转轴和所述第二旋转轴能够通过旋转拉紧所述印布包覆在所述本体除所述凹槽以外的表面上的部分的技术方案,能够避免印布出现松弛或脱落,使印刷效果得到保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转印辊的一实施例剖面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日技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日技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4951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进的铝箔合卷机切边装置
- 下一篇:印刷机冷却导辊及印刷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