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底渣分选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50375.6 | 申请日: | 2020-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203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俞伟锋;刘涛;雷洋;蔡赋涵;董智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山鹰纸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21/00 | 分类号: | B02C21/00;B02C18/14;B02C18/16;B02C18/18;B02C18/22;B03C1/18;B03C1/23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陆永强;周祥玉 |
地址: | 314305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选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属于造纸废渣利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底渣分选设备。本实用新型,包括输送系统和与输送系统相连通的粉碎机,所述输送系统包括相互连通的主料输送带和筛分输送带,粉碎机连接在主料输送带的端部,所述主料输送带沿输送方向还依次设有用于将底渣打散的打散机构、用于除去打散后的底渣中磁性金属的磁性分离机构和用于除去打散后的底渣中非磁性金属的涡流分选机构,所述筛分输送带与涡流分选机构相连通。本实用新型通过依次设置的打散机构、磁性分离机构、涡流分选机构和粉碎机,对底渣进行打散后,再对其中不同成分的杂质进行分选分离,分别处理,达到完全消化的目的,从而实现了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造纸废渣利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底渣分选设备。
背景技术
常规造纸厂商对造纸废弃物经过清洗以后剩余的底渣基本均无处置能力,只能将底渣进行集中堆存,再运送至有资质的热电厂进行焚烧处置,但采用焚烧的方式资源利用率较低,而且长期堆存底渣内部由于发酵等反应热值高,有自燃风险,环保隐患极大。
例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造纸废渣燃烧发电气力输送系统[申请号:201721500916.9],该实用新型专利包括燃烧装置,所述燃烧装置的顶部固定连接蒸汽发生装置,所述蒸汽发生装置的顶部固定连接初级过滤装置,所述蒸汽发生装置通过管道连接火力发电装置,所述初级过滤装置通过一根贯穿蒸汽发生装置的管道与燃烧装置相连通,所述初级过滤装置还通过管道依次连接二级过滤装置、空气压缩泵和储气罐,所述二级过滤装置包括外壳体、第一过滤装置、第二过滤装置和第三过滤装置,所述外壳体的两端分别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连接进气管,所述出气口连接出气管,所述外壳体的底端固定设有杂物排出管,所述外壳体的顶端固定设有顶盖,所述顶盖的底端固定连接第一过滤装置、第二过滤装置和第三过滤装置,所述第二过滤装置位于外壳体内的中部,所述第一过滤装置与第三过滤装置分别位于第二过滤装置的两侧,所述第一过滤装置包括数根固定柱,所述固定柱上从上而下连接多个第一过滤板,所述第一过滤板的两端固定连接第二过滤板,所述第二过滤装置内设有活性炭,所述第三过滤装置为过滤毡,所述外壳体外侧的底面上海固定设有两个振动电机,两个所述振动电机位于杂物排出管的两侧。
该实用新型采用的即是焚烧发热的方式对造纸废渣进行二次利用,故仍存在上述资源利用率较低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完全消化底渣,实现资源最大化利用的底渣分选设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一种底渣分选设备,包括输送系统和与输送系统相连通的粉碎机,所述输送系统包括相互连通的主料输送带和筛分输送带,粉碎机连接在主料输送带的端部,所述主料输送带沿输送方向还依次设有用于将底渣打散的打散机构、用于除去打散后的底渣中磁性金属的磁性分离机构和用于除去打散后的底渣中非磁性金属的涡流分选机构,所述筛分输送带与涡流分选机构相连通。
在上述的底渣分选设备中,所述涡流分选机构包括涡流分选机架和设置在涡流分选机架上的涡流分选组件,所述涡流分选组件一端与主料输送带相连通,另一端通过设置在涡流分选机架上的第一下料口与筛分输送带相连通,还包括设置在第一下料口与涡流分选组件之间的第二下料口,所述涡流分选组件靠近筛分输送带的一端还通过第二下料口与主料输送带相连通。
在上述的底渣分选设备中,所述第二下料口位于主料输送带的正上方,所述第一下料口位于筛分输送带的正上方。
在上述的底渣分选设备中,所述涡流分选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涡流分选机架上的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与主动轮驱动连接,主动轮通过输送带与从动轮传动连接,所述输送带压设在主动轮和从动轮上,所述从动轮内嵌设有若干块永磁体,从动轮比主动轮更靠近第二下料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山鹰纸业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山鹰纸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5037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智能芯片的石油井下参数采集系统
- 下一篇:一种刮板提升对辊式固液分离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