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蒜米用剥皮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50496.0 | 申请日: | 2020-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126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杨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盱眙富杨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N15/08 | 分类号: | A23N15/08;B07B7/01;B07B11/06;B07B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7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蒜米用 剥皮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食品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蒜米用剥皮装置。该蒜米用剥皮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开设有剥皮腔,所述剥皮腔为圆形结构,且剥皮腔的底部开设有分离腔,所述剥皮腔的内部装设有旋转轴。该通过电机带动多个扇叶对大蒜进行搅动揉搓,当剥皮完毕后,利用两个挡板斜向下移动,打开缺口,使得蒜米和蒜皮都掉落至分离筒内,利用振动电机带动分离筒产生振动,蒜米和蒜皮在分离筒内上下起伏,由于蒜皮与蒜米的质量不同,所以随着风机的吹动,蒜皮会被向布袋方向吹动,而蒜米会陆续从出料口掉入出料框内,如此便可以很好的将蒜米和蒜皮进行分离,蒜皮被收集到布袋内,有效的保证了大蒜剥皮环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蒜米用剥皮装置。
背景技术
大蒜,为百合科,葱属植物的地下鳞茎,大蒜整棵植株具有强烈辛辣的蒜臭味,蒜头、蒜叶(青蒜或蒜苗)和花薹(蒜薹)均可作蔬菜食用,不仅可作调味料,而且可入药,是著名的食药两用植物,大蒜鳞茎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低聚糖和多糖类、另外还有脂肪、矿物质等,大蒜具有多方面的生物活性,如防治心血管疾病、抗肿瘤及抗病原微生物等,长期食用可起到防病保健作用,蒜米就是大蒜经过剪杆、剥皮、清洗、消毒等一系列工序之后得到的蒜瓣。
目前对大蒜进行揉搓剥皮的过程中,由于蒜米与蒜皮混杂在一起,在下料的过程中蒜米的内部会掺杂一些蒜皮,这些蒜皮质量较轻,容易被气流吹动影响环境。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蒜米用剥皮装置,具备剥皮效果好、可分离蒜米和蒜皮等优点,解决了不便于对大蒜剥皮后蒜皮和蒜米进行分离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蒜米用剥皮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开设有剥皮腔,所述剥皮腔为圆形结构,且剥皮腔的底部开设有分离腔,所述剥皮腔的内部装设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外表面装设有多个扇叶,多个所述扇叶在旋转轴的外表面呈均匀分布设置,所述扇叶为硅胶材质制成,且扇叶的外表面开设有多个刻痕,所述剥皮腔的底部装设有两个挡板,所述挡板为半圆形结构,且两个挡板的相对一侧的形状均为四分之一圆设置,两个所述挡板的相背一侧均与剥皮腔的内壁铰接,所述挡板的底部与分离腔的内壁连接处之间装设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与挡板铰接,所述分离腔的内部装设有分离筒,所述分离筒的顶部开设有进料口,所述分离筒在分离腔的内部为倾斜设置,所述分离筒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振动电机,所述分离筒远离进料口的一端顶部开设有出料口,所述分离筒的底部与分离腔的内壁之间装设有四个弹簧,且分离筒与分离腔的内壁通过弹簧固定连接,所述外壳的外表面靠近出料口的位置处装设有出料框,所述分离筒靠近出料口的一端装设有风机,所述风机的出风端口与分离筒的内腔相连通,所述分离筒的靠近进料口的一端装设有布袋,所述布袋与分离筒的内腔相连通,所述布袋的外表面开设有多个透气孔,所述外壳的顶部装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旋转轴固定连接,所述外壳的顶部装设有进料斗。
所述进料斗为倒立圆锥形结构,所述进料斗的底部与剥皮腔相连通。
所述旋转轴的底部与挡板之间的垂直距离设置为1CM。
所述进料口位于两个挡板的接触面的正下方。
所述液压杆远离挡板的一端与分离腔的内壁固定连接。
述布袋与分离筒之间通过卡箍固定连接。
(三)有益效果
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盱眙富杨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盱眙富杨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5049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