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轴承外套运输检测轨道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50527.2 | 申请日: | 2020-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005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娄春雷;张玉汀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昌县元上元轴承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11/00 | 分类号: | B65G11/00;B65G11/20;B65G43/08 |
代理公司: | 绍兴共创众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64 | 代理人: | 苗浩 |
地址: | 312500 浙江省绍***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轴承 外套 运输 检测 轨道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轴承外套运输检测轨道,涉及轴承加工设备,旨在解决送料故障时需人工对提升机进行启停,导致设备加工时仍需对外圈的送料进行实时监控,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与提升机连接且倾斜设置的送料轨道,送料轨道内设有用于检测外圈外径的限高组件,送料轨道内设有位于提升机和限高组件之间的检测组件,检测组件包括基座、缓冲杆以及压力传感器,缓冲杆转动连接在基座上,压力传感器连接有用于控制提升机工作状态的控制模块。本实用新型通过转动连接在基座上的缓冲杆,外圈在重力作用下撞击缓冲杆使其偏转,通过控制模块对压力传感器以及缓冲杆的接触状况进行检测,进而对提升机实现自动化控制,便于人们的操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加工设备,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轴承外套运输检测轨道。
背景技术
轴承是现代工业中一种重要的部件,它的主要功能是支撑机械旋转体,降低其运动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并保证其回转精度,其构造主要包括轴承内圈、轴承外圈、保持架和滚动体,在加工的过程中,切割形成的外圈在各个加工工序之间需经过送料轨道进行运输,但使用传动带等输送设备在外圈加工时需保持长期的工作状态,从而导致电能资源的浪费,故而常通过提升机构将外圈提升,增大外圈的重力势能,进而在外圈加工时,使外圈在重力作用下沿着轨道滚动进行送料。
但现有的轨道仅对外圈的滚动起到限位导向的作用,当外圈由于公差或者由于后续加工设备(例如倒角设备)出现故障维修而导致轨道堵塞时,严重影响外圈的正常送料,而提升机将外圈输送至轨道上,导致轨道上积蓄大量的外圈,此时需人工对提升机进行启停,导致设备加工时仍需对外圈的送料进行实时监控。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轴承外套运输检测轨道,通过转动连接在基座上的缓冲杆,外圈在重力作用下撞击缓冲杆使其偏转,通过控制模块对压力传感器以及缓冲杆的接触状况进行检测,进而对提升机实现自动化控制,便于人们的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轴承外套运输检测轨道,包括与提升机连接且倾斜设置的送料轨道,所述送料轨道内设有用于检测外圈外径的限高组件,所述送料轨道内设有位于提升机和限高组件之间的检测组件,所述检测组件包括基座、缓冲杆以及压力传感器,所述缓冲杆转动连接在基座上,且所述压力传感器连接有用于控制提升机工作状态的控制模块,所述缓冲杆抵于压力传感器时,所述控制模块维持提升机运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倾斜设置的送料轨道,使得经由提升机的外圈在重力作用下沿着送料轨道进行送料,通过送料轨道内的限高组件,能对外径大于限高组件至送料轨道底面的间距的外圈起到格挡的作用,从而起到筛料的作用,并通过检测组件上的缓冲杆和压力传感器的设置,在外圈滚动的过程中撞击缓冲杆对外圈起到缓冲的作用,并且缓冲杆抵压压力传感器,使得提升机保持工作的状态,当缓冲杆由于外圈的撞击使得缓冲杆与压力传感器分离,当限位组件对外圈进行格挡时,使缓冲杆保持与压力传感器分离,进而停止提升机的运行,在设备工作时无需操作人员对送料轨道进行监控,便于人们对送料设备的控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高组件包括贯穿送料轨道的限位杆,所述送料轨道上开设有沿送料轨道厚度方向设置且用于容纳限位杆穿过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杆的两端螺纹连接有位于送料轨道外侧的紧固螺帽,所述限位杆上转动连接有位于送料轨道内的滚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杆贯穿送料轨道且紧固螺栓螺纹连接在限位杆的两端,进而能使限位杆滑动在限位槽内并对限位杆的位置进行调节,从而满足对不同规格的外圈进行筛选检测,并且限位杆上套设有位于送料轨道内的滚筒,使得外圈沿着送料轨道滑动时,能将限位杆与外圈之间的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进而便于对满足要求的外圈的送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昌县元上元轴承有限公司,未经新昌县元上元轴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505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