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钢管对口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51297.1 | 申请日: | 2020-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709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袁国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袁国辉 |
主分类号: | B23K37/053 | 分类号: | B23K37/053;B23K101/06 |
代理公司: | 成都佳划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66 | 代理人: | 邹翠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新***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钢管 口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便携式钢管对口器,包括定位杆、主定位器和次定位器;主定位器包括同轴穿过定位杆设置的主定位件,与主定位件一端转动连接的主固定机构,设置在主定位件另一端的主定位旋钮;次定位器包括同轴设置在定位杆外部的次定位件,与次定位件一端转动连接的次固定机构,设置在次定位件另一端的次定位旋钮;主定位件与定位杆螺纹连接,主固定机构与定位杆转动连接、且在定位杆与主定位件发生轴向相对位移时展开或收缩,次定位件与定位杆螺纹连接,次固定机构与定位杆转动连接、且在定位杆与次定位件发生轴向相对位移时展开或收缩。本实用新型能精确控制焊接管道的对口,解决目前钢质管道施工时组对焊接错缝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安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钢管对口器。
背景技术
目前管道焊接施工时,采用的是人工对接。工艺要求,两根管道组对时不能有偏差。而人工组对,光靠目测难以对接准确,造成管道错缝太深,影响焊接质量,焊接质量难以保证,因焊口质量造成的泄漏事故层出不穷。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钢管对口器,能精确控制焊接管道的对口,解决目前钢质管道施工时组对焊接错缝问题,其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便携式钢管对口器,包括定位杆、主定位器和次定位器;所述主定位器包括同轴穿过所述定位杆设置的主定位件,与所述主定位件一端转动连接的主固定机构,设置在所述主定位件另一端的主定位旋钮;所述次定位器包括同轴设置在所述定位杆外部的次定位件,与所述次定位件一端转动连接的次固定机构,设置在所述次定位件另一端的次定位旋钮;所述主定位件与所述定位杆螺纹连接,所述主固定机构与所述定位杆转动连接、且在所述定位杆与所述主定位件发生轴向相对位移时展开或收缩,所述次定位件与所述定位杆螺纹连接,所述次固定机构与所述定位杆转动连接、且在所述定位杆与所述次定位件发生轴向相对位移时展开或收缩。
具体的,所述主固定机构包括以主定位件为轴呈圆周均布的至少两组主伸缩件,所述主伸缩件包括一端与所述主定位件转动连接的第一主连接杆,一端与所述定位杆转动连接的第二主连接杆,所述第一主连接杆与所述第二主连接杆长度相等、且以中部为铰接点铰接。
具体的,所述主定位件为主定位螺杆,所述主定位旋钮与所述主定位螺杆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主连接杆与所述第二主连接杆的另一端均设置有胶条面。
具体的,所述次固定机构包括以次定位件为轴呈圆周均布的至少两组次伸缩件,所述次伸缩件包括一端与所述次定位件转动连接的第一次连接杆,一端与所述定位杆转动连接的第二次连接杆,所述第一次连接杆与所述第二次连接杆长度相等、且以中部为铰接点铰接。
具体的,所述定位杆固定设置有次定位螺杆,所述次定位件为与所述次定位螺杆螺纹连接的次定位伸缩螺杆。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次连接杆与所述第二次连接杆的另一端均设置有胶条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能精确控制焊接管道的对口,解决目前钢质管道施工时组对焊接错缝问题,其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对应的名称为:
1-定位杆,2-主定位件,3-主定位旋钮,4-次定位件,5-次定位旋钮,6-第一主连接杆,7-第二主连接杆,8-胶条面,9-第一次连接杆,10-第二次连接杆, 11-次定位螺杆。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袁国辉,未经袁国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5129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隐藏式卫生间结构
- 下一篇:生物膜采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