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核桃青皮脱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51931.1 | 申请日: | 2020-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608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田洋;盛军;陶亮;杨舒雯;赵存朝;代佳和;周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N5/08 | 分类号: | A23N5/08 |
代理公司: | 昆明普发诺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3209 | 代理人: | 蒋晗 |
地址: | 650051***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核桃 青皮 脱除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核桃青皮脱除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固定在底座上的数个辊轴,辊轴由电机带动旋转,数个辊轴围成去皮通道;去皮通道一端为进料口,另一端为出料口,进料口高于出料口,去皮通道为倾斜状态;每个辊轴在轴向上设有直刀,直刀底部设有弹簧座,弹簧座固定在辊轴上,每个辊轴径向上设有数个螺旋毛刷和螺旋刀,直刀的高度高于旋转刀。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对不同大小的核桃都能快速脱除青皮,脱皮效率高,不会将青皮挤压成渣而污染核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核桃脱青皮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核桃青皮脱除装置。
背景技术
核桃在我国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由于核桃成熟时间集中,不及时剥去青皮,时间长了内部会变质,核桃仁的质量难以保证。仅靠人工剥除青皮用工量大,和其他农事争劳动力,而且剥皮效率低。
另外,由于核桃品种,生长环境和栽培技术的多样性,从而形成核桃青果个体上的大小不一,现有的核桃青皮脱离机不能针对大小不同的核桃进行脱除青皮。且现有的脱青皮机大多是对青皮进行切削或者过度的挤压,这样使青皮完全被打成渣,导致汁液污染核桃及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核桃青皮脱除装置,适用于大小不一的核桃快速有效去皮,而且不会将青皮打成渣导致汁液污染核桃。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核桃青皮脱除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固定在底座上的数个辊轴,辊轴由电机带动旋转,数个辊轴围成去皮通道;去皮通道一端为进料口,另一端为出料口,进料口高于出料口,去皮通道为倾斜状态;每个辊轴在轴向上设有直刀,直刀底部设有弹簧座,弹簧座固定在辊轴上,每个辊轴径向上设有数个螺旋毛刷和螺旋刀,直刀的高度高于螺旋刀。
进一步地,所述辊轴在位于出料口一端的下方设有落料板,所述落料板为倾斜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辊轴上螺旋毛刷和螺旋刀交替设置,或者所述辊轴下半部分设有螺旋毛刷,上半部分设有螺旋刀。
进一步地,所述辊轴的个数为3个或5个;去皮通道上方的辊轴少于下方的辊轴个数。
进一步地,所述辊轴首末两端端头预留3~5cm空隙,此处不设置螺旋毛刷、螺旋刀和直刀,采用该设计能帮助核桃出入去皮通道。
进一步地,每个辊轴在轴向上设有3~5个直刀,去皮通道内直刀和螺旋刀围成去皮结构,核桃在该结构的旋转作用下去除青皮。
进一步地,所述辊轴的一端通过第一支撑板固定在底座上,另一端通过第二支撑板固定在底座上,第一支撑板高于第二支撑板。
进一步地,所述进料口上连接进料斗,出料口上连接出料导板;所述辊轴的长度为25~35cm;所述装置外部设有外壳。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本实用新型采用数个辊轴围成去皮通道,去皮通道一端为进料口,另一端为出料口,每个辊轴在轴向上设有直刀,直刀底部设有弹簧座,弹簧座固定在辊轴上,每个辊轴径向上设有数个螺旋毛刷和螺旋刀,直刀的高度高于螺旋刀。当较小的核桃进入到去皮通道中,主要采用直刀对其进行刮皮,螺旋刀用于辅助核桃固定,螺旋毛刷则帮助青皮与核桃分离,如果较大的核桃进入去皮通道,由于直刀下方为弹簧座,核桃挤压弹簧直刀降低高度,使核桃顺利进入去皮通道,在直刀、螺旋刀和毛刷的共同作用下,快速脱去青皮,脱除的青皮沿着落料板到达装置外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对不同大小的核桃都能快速脱除青皮,脱皮效率高,不会将青皮挤压成渣而污染核桃。
附图说明
图1为所述青皮脱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青皮脱除装置的左视图;
图3为青皮脱除装置的右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农业大学,未经云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519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械制造用钻孔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浴室防滑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