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多功能不锈钢层析柱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52508.3 | 申请日: | 2020-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872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王勇;杨文茂;王玉莹;何伦云;余翔;唐磊;马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夏蓝博思化学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5/22 | 分类号: | B01D15/22 |
代理公司: | 成都其高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44 | 代理人: | 廖曾 |
地址: | 753400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多功能 不锈钢 层析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多功能不锈钢层析柱,包括输送泵、洗脱液配置罐和层析柱,所述洗脱液配置罐的输出端连接输送泵,所述输送泵的输出端通过进液管连接层析柱的顶部输入端,所述层析柱的顶部输出端通过溢流管连接洗脱液配置罐的输入端,所述层析柱的底端设与层析柱相适配的集液组件,所述集液组件包括集液桶、设于集液桶内部的滤网和设于集液桶外部的卡箍,所述集液桶通过卡箍连接层析柱,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层析柱,卸填料时更加轻松容易,操作简单方便快捷,密封性能好,节省人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层析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多功能不锈钢层析柱。
背景技术
层析柱是凝胶层析技术中的主体,在有机合成的杂质分离及产品提纯等工序中经常使用,根据其所用材质不同,可以分为玻璃层析柱,PP聚丙烯层析柱和不锈钢层析柱等。
玻璃层析柱在有机合成小试实验中被广泛使用,但在中试或生产中用量就少了很多,主要是其玻璃层析柱在填充和拆卸方面不方便,而且易碎,反而聚丙烯层析柱和不锈钢层析柱在中试及生产中的使用要多很多,但不管是聚丙烯层析柱还是不锈钢层析柱,都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当柱层析分离时所用洗脱液为有机溶剂时,由于过柱时间一般较长,会将少量聚丙烯材料被洗脱剂溶解后带入产品中,浓缩后残留液中有白色絮状物,后经鉴定为聚丙烯材料,并且聚丙烯层析柱使用寿命短容易老化变形;又比如不锈钢层析柱由于重量较大拆卸柱内硅胶或树脂等填料极其不方便,并且在过柱过程中,洗脱液均需人力添加。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新型多功能不锈钢层析柱,卸填料时更加轻松容易,比通过螺丝螺杆的连接要节省许多时间,密封性能好,节省人力。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新型多功能不锈钢层析柱,包括输送泵、洗脱液配置罐和层析柱,所述洗脱液配置罐的输出端连接输送泵,所述输送泵的输出端通过进液管连接层析柱的顶部输入端,所述层析柱的顶部输出端通过溢流管连接洗脱液配置罐的输入端,所述层析柱的底端设与层析柱相适配的集液组件,所述集液组件包括集液桶、设于集液桶内部的滤网和设于集液桶外部的卡箍,所述集液桶通过卡箍连接层析柱。
进一步的,所述层析柱为中空无顶无底的不锈钢圆柱体,所述层析柱通过支架连接地面。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包括支撑部、固定部和登高部,所述固定部环设于层析柱的外周,所述支撑部设于层析柱的底部,所述登高部设于支撑部和固定部的一侧,所述登高部呈台阶状连接支撑部和固定部。
进一步的,所述集液桶通过升降台连接支架的支撑部上端,所述支撑部的下端、对应升降台处设回收桶。
进一步的,所述集液桶的底部设出液口,所述出液口通过风机连接料液收集桶。
进一步的,所述集液桶内部滤网上端铺设与滤网相适配的滤纸,所述滤纸通过钢圈固定连接滤网,所述集液桶靠近层析柱的一端外周设四氟密封圈,所述集液桶通过四氟密封圈密封连接层析柱。
进一步的,所述层析柱的顶部设盖板,所述盖板通过卡箍和四氟密封圈密封连接层析柱,所述进液管和溢流管均通过盖板连接层析柱的内部,所述溢流管在盖板内部的出口端长度长于进液管1-5cm。
进一步的,所述盖板上还设有压力表、进气口和排气口。
进一步的,所述四氟密封圈与集液罐的顶端面呈圆周状分布有多个伸缩弹簧,所述集液罐与层析柱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伸缩弹簧与层析柱的端面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滤网的孔径为5-20μ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多功能不锈钢层析柱,层析柱采用304不锈钢材料制作柱体,并且柱内壁进行打磨抛光,使其卸填料时更加轻松容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夏蓝博思化学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宁夏蓝博思化学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5250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